桑塔格
桑塔格 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当前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和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并获得2003年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反对阐述》是苏珊·桑塔格20世纪60年代的作品,也正是它奠定桑塔格美国"现有的目光最敏锐的论文家"地位。今天读者来重温这部将评论的锋芒遍及欧美先锋文学、戏剧、电影的论文集,一定能从中汲取积极有益的东西,这些与自己的艺术细胞相碰撞,很可能会有新的灵感火花。
她通过对我们所处的社会细致入微谱系学考察,拆解着意义的迷墙,对社群的惯性叙事结构发出质问,以一种挑战性的姿态带领着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充满着狂喜,惊叹,感觉成为力量的一切源泉。直觉之火点燃的不是热情,而是更深向度的思考
评分之前只看过该作者的"论摄影"与"疾病的隐喻",却未曾看过这一本,照理说不应该来这里大放厥词的,然而今天看到的一段话,让我觉得或许把这段胡扯放在这里最适宜不过. =========原文如下========== 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上海人民版,96页:“其杰出的院长N.里亚扎诺夫将在三十年...
评分 评分一 还没有哪个作家像苏珊•桑塔格这样,坚持不懈地把批判的勇气贯注到涉足的每个领域的。现在我们要谈思考和表达的勇气问题,是因为我们被卷入了一个充满谎言和胆怯的时代。正是在这里,桑塔格的声音显得特别的响亮刺耳,不依不饶。 不知从何时起,作家们开始必须和自己身份...
新感受。今天看阿铎的残酷戏剧理论,桑塔格说:“欧美近代所有严肃剧场的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阿铎之前”和“阿铎之后”。”
评分桑塔格的文字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能给人一种阅读的愉悦。//有一种将桑塔格塑造成“坎普文化”推手的说法,是我之前极其怀疑和困惑的的。//桑塔格直指的问题是,艺术究竟是什么,美究竟是什么,无论她的观点如何又带有何种时代的激情,不断重提对美或者艺术品的专注地感受是永不过时的。而“高级”的艺术品或“严肃的”美学标准,是一种如博物馆般宏大绚丽且充满安全感的场所,桑塔格则警醒我们,即便如此“博物馆”的大门永远对着现时开放。《三十年后……》作为后记,它透露出一种普遍的担忧:不仅不再有人关心和感受艺术品的本质(无论“高级”还是“低级”的),娱乐业早就娴熟地掌握了从内容到形式上的趣味的并且将其作为自身工业化的美丽包装。那么永远不要忘记这一句话,关注“据以作出这些评判的价值”。
评分我觉得这个问题也可以这么理解 如果戈达尔是个品牌 桑塔格就起了推手的作用 他们的成功不可复制并且将生态位占住了 真正值得做的还是挖掘自己的时代 摸索自己的风格 跳进红海里创业不是找死吗
评分60s早期倡扬独特多元反本质,山雨初至,风动生色。反对阐释、论风格、坎普札记、文化与新感受力扛起全书。作为受难者典范的艺术家、Weil、马拉/萨德/阿尔托亦深有感。评论所涉丰富,译者文化修养堪用,略有硬伤。译注专业,译笔信达,稍欠流畅,或碍领略原作行文风格
评分尤涅斯库招她惹她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