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之(1910.10.30――1978.12.13)原名李長治、李長植,山東利津人。1929年入北京大學預科學習,在校期間發錶散文作品。《我所認識的孫中山》是他早期習作。1931年考入清華大學生物係,兩年後轉哲學係,同時參加瞭《文學季刊》的編委會。1934年後曾主編或創辦《清華周刊》文藝欄、《文學評論》雙月刊和《益世報》副刊。在齣版第一本詩集《夜宴》前,開始理論批評的寫作。1936年齣版《魯迅批判》―書,産生影響。該年自清華大學畢業,遂留校任教。以後又曆任京華美術學院、雲南大學、重慶中央大學的教職。1940年任教育部研究員。1944年主編《時與潮》副刊。1945年任國立編譯館編審。抗戰勝利隨編譯館由重慶北碚遷南京, 主編《和平日報》副刊。1946年10月赴北京師範大學任副教授,並參與《時報》、《世界日報》的編務。這時主要從事古典文學研究和文化藝術的批評。重要的著作有《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迎中國的文藝復興》、《苦霧集》、《夢雨集》等。建國後一直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著有《陶淵明傳論》、《中國文學史略稿》、《李白》等。
《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篇幅不大,但卻是一部詩人李白的全麵研究,舉凡政治生活、思想趣嚮、文學創作都論涉到瞭。其中很有一些敏銳的觀察,並且作瞭專題的闡發。比如用兩章的文字勾勒瞭李白的求仙學道及與道教思想的密切關係,比如專章探析謝 與李白間的詩學脈絡,都是以往語焉不詳而後來的學人們樂道的話題。至少郭沫若《李白與杜甫》中專列瞭《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覺醒》一節。書中特彆發揚李白的浪漫精神,他的狂與夢、他
不写诗的那些日子 李白决定卖酒 就在灞桥的旁边 盖两层小洋楼 再打电话麻烦麻烦老贺 请当时的领导玄宗皇帝 写上一个象样的“酒” 从杨贵妃的红底裤上 画上美圆和英钞 再直直地剥了过来 不写诗的那些日子 ...
評分 評分 評分不写诗的那些日子 李白决定卖酒 就在灞桥的旁边 盖两层小洋楼 再打电话麻烦麻烦老贺 请当时的领导玄宗皇帝 写上一个象样的“酒” 从杨贵妃的红底裤上 画上美圆和英钞 再直直地剥了过来 不写诗的那些日子 ...
評分一直以来给李白贴上的标签就是浪漫洒脱豪气,但是多读几遍就会觉得有痛苦从字里行间浮出。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这些诗句所具有的震人心魄的力量就是因为其来自于诗人的喋血。每一句都发自于真性情,所以即使李白想表达洒脱不羁的情怀,心底的痛苦是不自觉的从...
是比照悲劇的誕生在寫李白的 許多的論據現在有新的說法也許不準 也不如論文精確 但是立論(或者講感覺)還是很敏銳的 六經注我型作者 所以哪怕是有一百個人寫李白 李長之的也很好看 入門的可以做101 有更多閱讀基礎的可以有echo
评分真性情尚未被學術範式框死的年代。
评分尼采附身的李白
评分成書超過半世紀但是絲毫無老邁之相。大贊!
评分韆帆競過,萬水常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