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1204》共包含十篇文章。《人穷智不短》展现的是宋冬在2005年和2011年分别做的两个展览:《物尽其用》和《穷人的智慧》。前一个展览所用的是宋冬母亲存了一辈子舍不得扔的旧物,共有一万多件,是一个母亲的实物日记,也是母亲那一代人的生活哲学。两个展览反映的是全人类的共同处境。宋冬说,各国穷人的智慧、穷人的美学都是息息相通的,这是共同人性,而不是专属中国的“国民性”。诗人王小妮在2011年继续她的“上课记”,记录这些九零后的“孩纸们”在学校和离开学校后的的生活学习状况。《庚子年的民族英雄》讲的是1900年,即清末庚子事变前后的人和事。“对这个国祚延续已近三百年的老大帝国来说,只有死亡,才能给它的子民带来重获自由与富强的机会。”1991年,诺贝尔委员会将和平奖授予缅甸民主运动领袖昂山素季女士,以表彰其通过非暴力斗争方式争取民主和人权。由于她遭到软禁而未能亲自前来领奖。二十一年以后,2012年6月16日,昂山素季终于来到挪威首都奥斯陆,发表了诺贝尔和平奖领奖演说。她说她为之奋斗的真正奖项,是一个自由、安全和公正的社会。在《抗战最后两年》里,傅惟慈先生回忆了自己当年在贵州浙大永兴分校继续学业后又参加青年军的往事。在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岁月,给许多年轻人制造出横冲直闯的机会,让他们过一段“迷茫莽撞”的日子。
2012年11月1日 今天中午,读完了《读库1204》。 一两周以来,常常在回家午休前的十几二十分钟,翻一翻。在余下的半天里,时而如青橄榄一般,品咂一番。 很喜欢这一本。 开始的“人穷智不短”,没有太多的感受。这样的展览真摆在面前,估计我也会心里直犯嘀咕。的确,似乎太不艺...
评分喜欢这一期的两篇:《“孩纸们”》和《饕餮在六零年》。前者是一位在海大教授现代诗歌的老师纪录的跟九零后学生上课的交互和感受。读完也是感慨万千。即便我已经本科毕业这么多年,还是有很多感同身受,即使看起来时代相差这么久,而环境也大有不同。年轻时候的茫然大家都有经...
评分物资匮乏的岁月绝尘而去,其阴影却经久不散。家人十之七八都是高血压,老爸疑心或缘于老妈炒菜放盐过多,而我想到的是,在不远的那个年代,大家炒菜皆如此,菜咸了,人们便少吃了菜,多下了饭。数年前,有人批评旧版《现代汉语词典》,提及许多词条爱拿“可食用”说事,不符合...
评分读书的时间跨度比较大,因为中间在做设计,所以从3月买来书后到现在才读完。有些文章很有意思,读起来很轻松,而 有些就不那么能抓住我的心思了,看到一半我就是在看不下去了。 《人穷志不短》是看得最快的一篇,因为都是图片,翻得也很高兴。刚才偶尔扫过一眼,有...
评分《读库1204》读书笔记 《饕餮在六零年》,作者:杜元 这是一篇亲历者的回忆,饥荒年代的少年,一大家口,无不饿得发慌。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也照出不同人的品行。记下几个印象深刻的细节。 1、苦难的中国人民,在那个年代,养鸡是为了吃分配的鸡粮:麸皮和米糠,结果鸡饿的皮包...
人穷则生变,国人智慧。海岛上的老师,把 “孩纸们” 的心事观察得丝丝入扣,俨然知心朋友 。饕餮在六零年,腹肌方知味美。庚子年的民族英雄,与《晚清》如出一辙,文字更多了心里的描写。二十一年后的演讲,和平奖的昂山素季。抗战最后两年,别样的人生体验。舌染红尘,难忘把花生米掰成四瓣下酒的爷爷。关银行,别样人生。熟水代茶,宋人的热饮。
评分饕餮在六零年
评分拿到手大半个月才翻开。刚看两篇文章就又流下鳄鱼的泪水。读库真是本本都能打中我的泪点……
评分《读库》每期内容百变,包罗万象,这期冲着有昂山素季诺奖致辞买的,结果内容中规中矩,结果是王小妮和杜元的文章很出彩
评分舌染红尘 荆 方和二十一年后的演讲 angshan素季 这两篇不错。荆方的书已经买,某人的作品一直在关注。嘿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