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的素材

多余的素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插队农村时开始自习油画。1978年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陈丹青以自由画家身份移居纽约,2000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主持“陈丹青工作室”的工作。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丹青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239
译者:
出版时间:2007-9
价格:2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3366958
丛书系列:理想国·陈丹青作品
图书标签:
  • 陈丹青 
  • 随笔 
  • 散文 
  • 艺术 
  • 文化 
  • 多余的素材 
  • 中国 
  • 杂文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继《纽约琐记》之后,本书是陈丹青归国前夕写成的另一部纪实文集,其主题首次越出“艺术”之外,触探人性的深浅、文化的歧变。在书中,时代的质感体现为日常细节,历史的分量,举重若轻:那就是我们亲历的生活,而作者严肃地戏称为“多余的素材”。

这一册散文集,以日常细节牵动种种记忆,并获得历史感,本次修订增添或更换部分罕见的老照片,佐证文字,为许多变形、遗失,但离我们并不久远的历史,提供了独特的图文叙述。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多余的素材》陈丹青 这本书是我过去几年里面利用在机场等飞机,在餐馆等人这样的零碎时间断断续续看完的。期间我的心智发生了种种在我个人看来是趋向成熟的变化。因着此,对这本书,对作者陈丹青,也起了渐渐的变化。过去我是特别的钟爱陈的小品文,清秀,隽永,带着传统文人...  

评分

陈丹青之于陈丹青,实在是个好名字,一望而知其身份,且可以作为书名,意为陈述丹青事业,还可作为展览标题,意为将丹青的丹青陈列出来。 肯定是后来改的。 陈丹青引起我的注意,是在去年,对于大学教育体制的批判,他在清华,与北大的贺卫方相呼应。对于这个提烂了的题目,...  

评分

陈丹青之于陈丹青,实在是个好名字,一望而知其身份,且可以作为书名,意为陈述丹青事业,还可作为展览标题,意为将丹青的丹青陈列出来。 肯定是后来改的。 陈丹青引起我的注意,是在去年,对于大学教育体制的批判,他在清华,与北大的贺卫方相呼应。对于这个提烂了的题目,...  

评分

原文链接: http://www.puyuping.com/2010/07/06/duoyudesucai/ 读过三本陈丹青的书,按三本书写作的年代来看,我是正好倒着读的。第一本是他辞去清华教职之后所写的《退步集》,击节叫好之余,觉得不甚过瘾,于是买了第二本《纽约琐记》,这下过足了瘾,但书里的内容,不论是...  

评分

《多余的素材》陈丹青 这本书是我过去几年里面利用在机场等飞机,在餐馆等人这样的零碎时间断断续续看完的。期间我的心智发生了种种在我个人看来是趋向成熟的变化。因着此,对这本书,对作者陈丹青,也起了渐渐的变化。过去我是特别的钟爱陈的小品文,清秀,隽永,带着传统文人...  

用户评价

评分

在许先生家边看这本书边等他下班回家。

评分

休憩69th,陈丹青这一本写的棒透了,下了力气,材料选择,描写能力都上乘,文章不长而精神全出,要言不烦。在对事情、人物与国家的看法上不必和陈丹青一致,这本书在表达陈丹青思想上做的到位,在文学价值上确是陈丹青诸书之最,一言以蔽之,不做作,有味道。

评分

里面有一篇《炎黄子孙》把我看得眼泪就掉下来了。WG的可怕记忆,让多少人走不出梦魇。陈丹青的文字让我知道了WG背后更多的不可知和辛酸。

评分

无论从书的哪一页都能很容易地察觉出陈丹青的艺术素养。画家写打架是不用一个标点的上百字一招一式紧紧凑凑连贯下来,画家笔下的老上海弄堂里的亲疏远近是每天傍晚随米香拉起的露天长龙。在我觉得此书五星好看的时候,它被人从自习桌上顺走了。等以后买到看完再把这一星补上吧。

评分

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