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增,男,中国著名的军旅作家。1952年2月生于北京,1970年入伍。现供职于武警部队政治部创作室。国家一级作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军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大校军衔,国家一级作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军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代表作有《红鱼》、《黑峡》、《鸽哨》、《远东朝鲜战争》、《长征》、《1901年》、《1911年》等。
《1911》是王树增续《1901》后的厚重历史著作,属于“王树增非虚构中国近代历史系列”,是中国人民艰辛走向政治文明的心灵史——一个对完美社会、完美国家永抱追求的民族,才是一个有力量、有希望的民族。这就是百年以后我们蓦然回首并将托举心头的原因。
书中多次提到黄鹤楼,其实黄鹤楼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所以,在武昌起义的1911年,武昌并没有黄鹤楼。不过在没有黄鹤楼的时代,武汉人习惯上把清末为纪念张之洞而修建的奥略楼(同样在蛇山上)也叫黄...
评分四处奔波,屡败屡战,孙先生这强大的信念太不可思议了。 邹章陈等人的文章振聋发聩,像先知一般,弯下腰,激愤又耐心地向蒙昧的同胞疾呼唯有革命才能救中国。 敲醒铁屋里沉睡的人总是不易的,但孜孜不倦的失败、疾呼之下,种子也悄悄埋下。 武昌首义源于起义名单泄漏,都是死,...
评分“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此为广州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所作《与妻书》的开头。 这样的文字,在辛亥百年之后,读来依旧令人心碎而颤抖不已。 忘记了是在初中还是高中的语文书上,曾...
评分手上有一本王树增老师亲笔签名的《1911》,久久未开启阅读。不读的理由复杂,65万字的大部头对于我有种天生的畏惧;更加畏惧是中小学时学到的模糊近现代史;内心忐忑王树增老师离御用文人的距离有多远?一九一一年,一百年前中国大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王树增老师以怎么样的笔...
评分还不错,故事渐消,史论见长。
评分听完1901,找到后续1911,2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将历史以最鲜活的文字呈现出来,值得花时间去阅读。王正在写1921,期待中。
评分这是在借古喻今嘛?
评分相比起《1901》来说,结构颇为混乱,引入的历史文献多是大段大段,精炼不够,同时和他的其他书一样,史论的部分没有什么新意,说到底是一个资料汇总,实在不是一个历史考究的论述。还有,书中有几处明显的历史错误,就比如宣统的奶奶(慈禧的妹妹)在被抱进宫去的时候晕倒,这实在是话本小说,实际上早在十多年前她就去世了。同样的错误,还有几处。
评分还不错,故事渐消,史论见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