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特伯雷故事》是一部诗体故事集,大部分以韵诗形式写成。全书收有一篇总引和二十三篇故事,其中散文两篇,其余都是诗体。讲述了一群香客到坎特伯雷城去朝圣的路上,为解闷而各人所说的奇异故事。这群人来自社会各阶层,有教士、武士、修女、大学生、工匠等等,他们的故事也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作品以幽默和讽刺为基调,刻画了不同阶层的人物,讽刺封建社会的丑恶,揭露社会的腐朽,反对禁欲主义,宣扬世俗享乐。其间以短小的戏剧场面串连,故事的内容和文体各异,并符合每一个讲述者的身份。
火车开始轰鸣,Z30次列车上一片欢声笑语。 这轻松的氛围始于列车长的一句提议:“既然我们都是要乘火车去北京看天安门的,一路上大家尽可以畅所欲言。每个人说一个故事,精彩的话,我就免费送一瓶来自西藏冰川的矿物质纯净水,原价7块5哦!” 然后大家就“争奇斗艳”地讲了起...
评分于2017年01月13日读完。 一个14世纪的故事系列,多用诗歌讲述,少数几个故事使用散文写成。故事多世俗,多关于男女之事,有些地方写的比较直接。 比较有意思的段落如下。 “对于上帝的或者妻子的秘密,做丈夫的不应该感到好奇。只要他看到上帝赐给他的...
评分语言课和阅读课都在研究这本书,读完了绝大部分的故事,并且依照旧例,当堂背诵general prologue开头十八行。还蛮喜欢这本书的,故事趣味性强,除个别故事如knight's tale外都不算长,很多同学直接读middle english,实在hold不住,还是选了这个译本读的现代英语。因为是诗歌体...
评分《坎特伯雷故事》是一部诗体短篇小说集,叙述朝圣者一行30人(包括叙述者在内,乔叟实际上介绍了31人)会聚在秦巴旅店,这些朝圣者有骑士、僧尼、商人、手工艺者、医生、谭师、学者、农夫、家庭主妇等当时英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他们准备前往坎特伯雷去朝拜圣托马斯。 店主爱热...
评分在父系社会的中世纪英国,竟然有女子提出男婚女嫁不应该受人干涉和妻权应该高于夫权的主张。这本身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近现代,性别平等成为人人口中的吐沫。巴思妇提出中世纪社会中婚姻和妇女问题,为人感慨万千。在牛津学员的故事中格丽西达一次又一次被丈夫考验,舍弃子...
作为英国文学学习的开端,需再细读某些故事。讲得很精彩。
评分目前只发现这个是诗体译本。其他都是散文体,虽然张爱玲译的不错。
评分真的看不下去了。再贱!
评分读了巴思妇和赎罪券商部分
评分蛮好玩的,太阳底下无新事,感觉像在读1478年的北美吐槽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