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龙,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研究员。研究领域为现象学、儒家哲学、东西方哲学比较。著有《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海德格尔传》、《从现象学到孔夫子》、《西方哲学笔记》、《当代西方哲学笔记》、Sprache und Wirklichkeit: Eineinterkulturelle Perspektive(《语言与实在:一种文化间的视野》)、《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先秦儒家哲学九讲》等。
现象学首先不是一些原理和体系,而是观察人生和世界的独特方式,也就是在体验对象时一同体验到这体验过程的在场意识方式,而且,关心这种意识方式的前提。它最终要超出将存在当做主体和客体来打量的传统哲学方法,而进入到更原本活泼的反思乃至前反思的思想维度。本书通过解读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德里达的著作,开显现象学的问题来源、观察问题的视角、现象学方法的特征和深化过程,以及现象学思考在不同现象学家那里的质的丰富性和内在呼应性,由此而引导读者进入思想的新天地,培养读者的现象学观察能力。
先说一下我接触现象学的经历: 我的老师是研究现象学的,老师说《另类胡塞尔》写得非常不错,所以我就买了,结果就是怎么读都读不懂。。。 译者 靳希平 是北大的哲学教授,《另类胡塞尔》也是非常好的书,学术性非常强,本书作者 道恩·威尔顿 得到学界...
评分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现象学的基本概念。张祥龙认为现象学是在唯理论传统下出现的对个别与普遍,现象与本质关系问题的探讨。古代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主要体现在对是(存在)、理念、形式的探讨上。近代则以笛卡尔为开端,康德...
评分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现象学的基本概念。张祥龙认为现象学是在唯理论传统下出现的对个别与普遍,现象与本质关系问题的探讨。古代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主要体现在对是(存在)、理念、形式的探讨上。近代则以笛卡尔为开端,康德...
评分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现象学的基本概念。张祥龙认为现象学是在唯理论传统下出现的对个别与普遍,现象与本质关系问题的探讨。古代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主要体现在对是(存在)、理念、形式的探讨上。近代则以笛卡尔为开端,康德...
评分去年发愿要从胡塞尔开始,把相关人物梳理一遍。 这一年来,依次读了《胡塞尔现象学》《现象学导论》《海德格尔》《康德》《德里达》,加缪的《流亡与独立王国》和《第一个人》,《鼠疫》在喜马拉雅听了一半,直到这本《现象学导论七讲》,里面对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做了...
好坏对半
评分還不是一堆“最關鍵的最獨特的活生生的本質的東西”這類語焉不詳的話。反思是重構還是重現以及記憶是否一定對象化死活沒搞清楚。動不動就往中國哲學上扯,不喜歡用西方概念分析中國哲學又為什麼要把西方思路往中國範式裡套呢。發生構造大體有學到一些,越往後越倉促,猜測是到期末時間不夠,到德里達簡直暈了,反正我是大半沒入門(也可能是我自己看書不認真)。講義出書還是往書面語方向修一下吧,上課臨場感強的一逼的串詞有必要留著嗎,大片類比修辭有必要留著嗎。
评分你值得拥有!!!
评分還不是一堆“最關鍵的最獨特的活生生的本質的東西”這類語焉不詳的話。反思是重構還是重現以及記憶是否一定對象化死活沒搞清楚。動不動就往中國哲學上扯,不喜歡用西方概念分析中國哲學又為什麼要把西方思路往中國範式裡套呢。發生構造大體有學到一些,越往後越倉促,猜測是到期末時間不夠,到德里達簡直暈了,反正我是大半沒入門(也可能是我自己看書不認真)。講義出書還是往書面語方向修一下吧,上課臨場感強的一逼的串詞有必要留著嗎,大片類比修辭有必要留著嗎。
评分谈不上很通俗的一本现象学入门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