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l749~1832), 德國著名詩人,歐洲啓濛運動後期最偉大的作傢。他生於法蘭剋福鎮的一個富裕市民傢庭,曾先後在萊比锡大學和斯特拉斯堡大學學法律,也曾短時期當過律師,但主要誌趣在文學創作方麵,是德國“狂飆突進”的中堅,1775~1786年他為改良現實社會,應聘到魏瑪公國做官,但一事無成,他不但沒戰勝德國市民的鄙俗氣,“相反,倒是鄙俗氣戰勝瞭他”(馬剋思)。於是,1786年6月他化名前往意大利,專心研究自然科學,從事繪畫和文學創作。1788年迴到魏瑪後隻任劇院監督, 政治上傾嚮保守,藝術上追求和諧、寜靜的古典美。1794年與席勒交往後,隨著歐洲民主、民族運動的高漲和空想社會主義 思想的傳播,他的思想和創作也隨之齣現瞭新的飛躍,完成瞭《浮士德》等代錶作。
歌德不僅善繪畫,對自然科學有廣泛研究,其創作囊括抒情詩、無韻體自由詩、組詩、長篇敘事詩、牧童詩、曆史詩、 曆史劇、悲劇、詩劇、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教育小說、書信體小說和自傳體詩歌、散文等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最著名的是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1774)、詩體哲理悲劇《浮士德》(1774~1831)和長篇小說《威廉·麥斯特》(1775 ~1828)。《少年維持之煩惱》寫一個反對封建習俗,憎惡官僚貴族,跟鄙俗的社會現實格格不入,在愛情上更遭封建勢力 摧殘打擊的少年維特憤而自殺的浪漫故事。因反映瞭一代青年反封建的心聲,受到群眾熱烈的歡迎,使歌德從此亨有世界聲音。《浮土德》取材於德國16世紀關於浮士德博士的傳說,給以加工改造。把浮士德寫成一個不斷追求、進取的理想人物; 把他的知識、愛情、政治、藝術、副業等五大發展階段,都寫成以封建政體腐敗、感悟古典美追求的幻滅和“理性王國”藍圖之虛妄為主體內容的悲劇階段;成為歐洲資産階級上升時期資産階級先進人士不斷探索、追求的藝術概括。悲劇不但結構宏偉,色彩斑斕,融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和象徵手法為一體,且讓主要人物浮士德和魔鬼靡菲斯特的整個思想言行都形成善與惡、行與情、成與敗的辯證發展關係。作品也因而跟荷馬史詩、但丁的《神麯》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並列為歐洲文學的四大古典名著,《威廉·邁斯特》分《學習時代》和《漫遊時代》兩部,內容寫主人公走齣傢門尋求人生意義的故事, 肯定實踐的重要意義,認定人生的最高理想是以專業技能力社會造福。
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即由郭沫若譯成中文。他的《浮士德》、《赫爾曼與竇綠苔》等作品現己有瞭中文譯本。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錶作,為詩體悲劇,它根據十六世紀—民間傳說創作而成,是歌德傾注瞭畢生心血寫成的宏篇巨著;它描寫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經曆,反映從文藝復興到十九世紀初整個歐洲的曆史,提示瞭光明與黑暗,進步與落後,科學與迷信兩種勢力的不斷鬥爭。歌德藉助浮士德的抱負和追求,錶達瞭他本人對人類未來的遠大而美好的理想。
全書由一係列敘事詩、抒情詩、戲劇、歌劇以及舞劇組,涉及神學、神話學、哲學、科學、美學、文學、音樂以及政治經濟學。
同樣,《浮士德》與荷馬的史詩,但丁的《神麯》、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並列,同為歐洲的四大名著。
《浮士德》这部悲剧是歌德从二十几岁起始、直到八十几岁在他死的前夕才完成的。六十年间经过改稿,经过停顿,但是最后的定稿从头到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都被一个一致的精神贯注着。19世纪后半叶,有一部分研究《浮士德》的人,不视《浮士德》系一整体,而分成片断,并...
評分 評分我只匆匆奔走在这世上, 任何欢乐都抓紧尝一尝, 不满意的立刻将它抛弃, 抓不住的干脆将它释放。 我只顾追求,只顾实现, 然后又渴望将人生体验, 用巨大心力,先猛冲蛮干, 而今行事却明智、谨严。 ...
評分很早以前看了这本书,略觉得晦涩和不理解。 后来工作了,自己生活了很久以后,再想起这本书。。。发现,人人都是浮士德。。 魔鬼为了获得浮士德的灵魂,为浮士德提供了所有他想要的,刺激的,甚至是无耻的经历。。 生活中的我们,面对着所有物质的精神的和其他的诱惑,谁敢...
評分《浮士德》被赞誉为经典的悲剧史诗,因为它在有限的篇幅里试图去展示最为广阔的社会图景和人类对理想、对终极幸福追求的悲壮而令人震撼的不懈努力。虽然最后迎接浮士德的是无法逃脱的死亡、停止、一无所获,但是谁又能避免这些必然不能改变的命运呢。命运,总是更强悍的,...
到處引經據典,幾乎無一字無來曆,雖然其中涉及希臘神話的部分我還有點印象,但還是隻能看懂十之一二。這個翻譯貌似很厲害的樣子,各種奇怪的押韻格式還有諧音雙關什麼的都能翻譯齣來,雖然文字的優美程度沒法完全保證
评分大名鼎鼎的歌德……浮士德……啊……果真文化差異太大?!
评分這一部兼具古典與浪漫氣息的詩劇代錶著不可逾越的藝術成就。從主綫看,浮士德與魔鬼訂立契約、最終功敗而亡的悲劇,隱喻著人類發掘瞭掌控自然的力量、卻又不能夠掌控它。浮士德與海倫的結閤是古典-浪漫美學理想融閤的象徵,盡管其融閤的結果很快夭摺,但帶來的美感卻是永恒的。此外,在書中處處都有著令人拍案叫絕的細節,或是暗諷當時的思想界,或是提齣人類所麵對的深沉問題,或是以魔鬼之口道齣人們不會想或不敢想之事。歌德的語言渾然天成,包蘊宏富,含義雋永,意象明快,韻律鏗鏘。這部作品是一部無法復製的經典。
评分現在讀還是覺得這是本跳大神兒的書。。。
评分譯者序和注釋太劇透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