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l749~1832), 德国著名诗人,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他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法律,也曾短时期当过律师,但主要志趣在文学创作方面,是德国“狂飙突进”的中坚,1775~1786年他为改良现实社会,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但一事无成,他不但没战胜德国市民的鄙俗气,“相反,倒是鄙俗气战胜了他”(马克思)。于是,1786年6月他化名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1788年回到魏玛后只任剧院监督, 政治上倾向保守,艺术上追求和谐、宁静的古典美。1794年与席勒交往后,随着欧洲民主、民族运动的高涨和空想社会主义 思想的传播,他的思想和创作也随之出现了新的飞跃,完成了《浮士德》等代表作。
歌德不仅善绘画,对自然科学有广泛研究,其创作囊括抒情诗、无韵体自由诗、组诗、长篇叙事诗、牧童诗、历史诗、 历史剧、悲剧、诗剧、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教育小说、书信体小说和自传体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最著名的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1774~1831)和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1775 ~1828)。《少年维持之烦恼》写一个反对封建习俗,憎恶官僚贵族,跟鄙俗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在爱情上更遭封建势力 摧残打击的少年维特愤而自杀的浪漫故事。因反映了一代青年反封建的心声,受到群众热烈的欢迎,使歌德从此亨有世界声音。《浮土德》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传说,给以加工改造。把浮士德写成一个不断追求、进取的理想人物; 把他的知识、爱情、政治、艺术、副业等五大发展阶段,都写成以封建政体腐败、感悟古典美追求的幻灭和“理性王国”蓝图之虚妄为主体内容的悲剧阶段;成为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人士不断探索、追求的艺术概括。悲剧不但结构宏伟,色彩斑斓,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象征手法为一体,且让主要人物浮士德和魔鬼靡菲斯特的整个思想言行都形成善与恶、行与情、成与败的辩证发展关系。作品也因而跟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为欧洲文学的四大古典名著,《威廉·迈斯特》分《学习时代》和《漫游时代》两部,内容写主人公走出家门寻求人生意义的故事, 肯定实践的重要意义,认定人生的最高理想是以专业技能力社会造福。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即由郭沫若译成中文。他的《浮士德》、《赫尔曼与窦绿苔》等作品现己有了中文译本。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为诗体悲剧,它根据十六世纪—民间传说创作而成,是歌德倾注了毕生心血写成的宏篇巨著;它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反映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初整个欧洲的历史,提示了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科学与迷信两种势力的不断斗争。歌德借助浮士德的抱负和追求,表达了他本人对人类未来的远大而美好的理想。
全书由一系列叙事诗、抒情诗、戏剧、歌剧以及舞剧组,涉及神学、神话学、哲学、科学、美学、文学、音乐以及政治经济学。
同样,《浮士德》与荷马的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同为欧洲的四大名著。
孤独的光芒,激情的火 ——“体验”着浮士德的“体验” 我们不能真正的懂得一位大家,一切蜻蜒点水般的奢谈都是对他们的亵渎。 一 或者说,体验才是浮士德的名字。对浮士德而言,...
评分浮士德」 1浮士德主要探索根本问题,即人类是否能够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的发展方向在哪里的问题。歌德认为人类可以不断发展,该主题贯穿浮士德始终,浮士德象征人类,代表人类的探索。 浮士德整体上回答了所有关于哲学的问题,如宇宙的形成、万物的起源、认识的性质、人生意义乃...
评分《浮士德》这部诗剧是歌德耗费60年写就的,在这本书中,歌德通过对浮士德的思想进行描写,塑造了浮士德在不同时期的形象,“浮士德精神”也是后世借此而产生的一个对浮士德思想的描述的代名词。 然而,“浮士德精神”经过了长时间的传承和各种因素的影响,被渐渐脸谱化了,渐渐...
评分时隔如此之久,终于理解浮士德。人对宇宙和真理的探索无穷无尽,锐意探索最终往往是徒劳。理性和知识的增加并不会让我们更幸福,求知奋进的过程却会让我们失去了本真世俗的快乐。人的精神归宿在于神性(das Unheimliche) ,让人得到心灵的安宁,把自己交给信仰,最终获得相对的...
评分舞台序幕 请去跨越宇宙的全境,以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遍游天上人间和地狱 P15 你从祖先手里继承的遗产,要努力利用,才能安。不用的东西乃是沉重的负担,只有应时的产物,才能有应时的用场。 P31 有两个灵魂住在我的胸中,它们总想互相分道扬镳;一个怀着一种强...
不知道为何这部书名气如此之大,地位如此之高。我看到的不过是一个极品渣男的“奋斗史”。年轻时对姑娘始乱终弃,毒死姑娘的母亲、杀死姑娘的哥哥,年老时烧死善良的老夫妇,全都是为了一己私欲。情节上也有拼凑之嫌,故事本来就有传说底本,全书人物、剧情都是照搬的希腊、罗马、北欧神话,原创的东西很少。最后还有一块遮羞布就是语言,翻译成中文后语言美可能大打折扣,我也只能想像牡丹亭翻译成英文的感觉,也许德语母语的人读起来要美很多吧,不敢妄下定论。渣男最后还升天了,倒是有点而反讽的意味。总之,比较失望。
评分不知道为何这部书名气如此之大,地位如此之高。我看到的不过是一个极品渣男的“奋斗史”。年轻时对姑娘始乱终弃,毒死姑娘的母亲、杀死姑娘的哥哥,年老时烧死善良的老夫妇,全都是为了一己私欲。情节上也有拼凑之嫌,故事本来就有传说底本,全书人物、剧情都是照搬的希腊、罗马、北欧神话,原创的东西很少。最后还有一块遮羞布就是语言,翻译成中文后语言美可能大打折扣,我也只能想像牡丹亭翻译成英文的感觉,也许德语母语的人读起来要美很多吧,不敢妄下定论。渣男最后还升天了,倒是有点而反讽的意味。总之,比较失望。
评分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近代诗剧吧,着重刻画浮士德人生中最主要的几个人生段落,用最少的语言展现浮士德一生的探索,而且还有人造人概念和时空穿越概念。和《堂吉诃德》一样都是第二部明显优于第一部,梅菲斯特其实是一个很可爱的坏人,歌德好像认为古典与浪漫结合的孩儿是死于理想的拜伦
评分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近代诗剧吧,着重刻画浮士德人生中最主要的几个人生段落,用最少的语言展现浮士德一生的探索,而且还有人造人概念和时空穿越概念。和《堂吉诃德》一样都是第二部明显优于第一部,梅菲斯特其实是一个很可爱的坏人,歌德好像认为古典与浪漫结合的孩儿是死于理想的拜伦
评分经典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