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会好吗

这个世界会好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漱溟,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只有中学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北京大学任教;他成长于京城,却长期致力于乡村建设;他一生研究儒家学说,然而内心向往佛家生活……他一生始终追问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

艾恺,197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师从费正清、史华慈,是当代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现任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等。

出版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梁漱溟
出品人:
页数:295
译者:(美)艾恺
出版时间:2010-9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3500845
丛书系列:博雅双语名家名作
图书标签:
  • 梁漱溟 
  • 文化 
  • 思想 
  • 口述史 
  • 知识分子 
  • 历史 
  • 社会 
  • 思辨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该书是美国汉学家艾恺与“最后的儒家”梁漱溟1980年访谈的双语精选本,1980年8月,艾恺来京对梁漱溟先生进行了连续14天的采访。这次访谈内容由北京“一耽学堂图书室”根据录音资料整理,随后由艾恺教授将之翻译成英文,以Has Man a Future? –Dialogues with the Last Confucian为题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本书以上述资料为底本,精选最能体现梁漱溟先生思想与经历的谈话内容,将原来按时间顺序整理的访谈文本按主题与逻辑顺序重新调整结构,划分为梁漱溟的“思想”、“历史经历与社会交往”以及“品评当年人事”三大部分,以期重现山河破碎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持守与担当,品评毛泽东、周恩来、陈独秀、李大钊、梁启超、蔡元培、陶行知等风流人物,回顾梁漱溟风云激荡的一生。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佛家之学首要在发愿,儒学之学首要在立志,而西方人从乎爱智则首要在冷静地客观态度研究外在事物,此分明各自趋走一途,乃比而同之,日哲学!哲学!岂不可笑! 愈要明白人类的心理,便不得不先求自心的了解“我要从了解自己起去了解别人” 世俗人外重内轻,身随物走而离失乎...  

评分

如说溟溟之中自有一种缘分存于世间,我还是信的。自幼跟爷爷奶奶长大,居于“梁莹小区”,出小区上山不过10几分钟便是梁漱溟之墓,而且我求学之所在的高中——“邹平一中”便是昔日梁老创建的“乡村教育学院”。年幼无知时自以为尊大,目中无人,对教育制度又多有诟病,自然...  

评分

评分

评分

梁漱溟被上世纪70年代跟随尼克松访问中国,同时也采访了他的美国学者艾恺称为中国最后的儒家。梁先生在被艾恺采访时却谦虚地表示:“我可能比其他的普通人不同的一点的,就是我好像望见了,远远地看到了,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王阳明,看到了孔子。我是望到,远远地望到,...  

用户评价

评分

共读团第十二本读物。看到一半的时候,觉得这本书大概是适合研究梁公生平和历史旧事的人来读,不适合我了。梁公心绪平和谦逊,我辈仍需砥砺学习,但有几处观点,读来不敢苟同。

评分

“办法不是在说服,办法还是在养成。”呵呵,什么叫姜还是老的辣。

评分

思想家跟学问家不同,学问家他知道的东西多,他吸收的东西多,那么在吸收、多看、多知道里边当然也有创造,没有创造不能去吸收。可是在一个思想家来说,他不同于学问家的,就是虽然他也需要多知道些东西——不知道古今中外的一些个知识,他也没法成为思想家——但是呢,他的创造多于吸收,跟学问家不同。那么,我承认自己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并且是本着自己的思想而去实行、实践的人,独立思考,表里如一。

评分

沉重的历史 静不下来的心

评分

201205@office,真实再现88岁的口述,难免啰嗦、前言不搭后语,读完倒是对佛学产生了兴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