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启华,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特聘教授,曾任政治大学历史系主任、台湾中国近代史学会理事长等职。专攻领域为近代中国外交史,著有《北京政府与国际联盟(1919-1928)》、《中华民国外交史(初稿)》(部分章节)等专书,及论文数十篇。现致力于北洋外交研究,可谓该领域研究之佼佼者。
摆脱条约束缚,是近代中国外交主要目标之一,然而“修约”长期被“废约”遮蔽,否定修约历程与成果后,“废约史”显得贫瘠单调。本书以“修约”为中心,依据档案作实证研究,提出对“北洋修约史”的全面诠释;并将外交史实证研究与“革命外交”政治宣传对话,丰富国人对近代外交史的理解。
本书之目的,不在作翻案文章,否定他人的历史记忆,践踏他人珍视的传统。过去革命宣传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情操,已在历史上留下光荣的印记;然而,过度单调、贫瘠的历史记忆,限制了迈向大国的想象空间。本书希冀能丰富国人对过去的理解,摆脱过时政治神话的束缚,大步迈入21世纪。
虽说“读史使人明鉴”,但是一种史观正如一面镜子,再好的镜子也只能映照出一个维度的平面,一家之史绝不能还原史实,所以看的书多了才真正懂得“横看成岭侧成峰”一语。当然作者也说了,写这本书“绝不是为了翻案”。 两岸三地一直聚焦的都是革命史观,鄙夷军阀派系混争的北京...
评分以往我们所受的历史教育,论及中国近代史一段,均以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遭受列强欺侮而沦为半殖民地为基调,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反帝反封建之“革命史观”,以国共两党先后在孙中山等“革命先烈”的领导下,领导中华民族打破枷锁,废除帝国主义的不平等条约,并赢得民族与国家独立...
评分《北洋修约史》是一个简称,它的全称是《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填补了国内的一项空白。“填补国内一项空白”这个词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度很流行,时常见诸报章电视的新闻中。中国是一个穷国——现在也是,所以在物质文化...
评分以往我们所受的历史教育,论及中国近代史一段,均以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遭受列强欺侮而沦为半殖民地为基调,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反帝反封建之“革命史观”,以国共两党先后在孙中山等“革命先烈”的领导下,领导中华民族打破枷锁,废除帝国主义的不平等条约,并赢得民族与国家独立...
评分论及北洋外交,做出正面评价的有两个有影响的学者,一个是台湾的唐启华,一个是大陆的杨天宏。由于党国时代的建立,国民党把所有关税自主,废除租界的成果都归纳在自己身上,而把北洋时代的努力一笔抹杀。本书告诉你,所谓国民党关税自主,废除租界的成果。其实都建立在北洋...
革命史观下北洋政府被贴上“卖国”的标签,历史事实却并非如此。二十一条的损害被夸大,当时正式签订的是《中日民四条约》袁世凯以法律手段限制日本条约权益。蒋廷黻说 “关于二十一条的交涉,袁世凯曹汝霖陆宗舆诸人都是爱国者,并且在当时形势之下,他们的外交已做到尽头。”
评分当当我恨你,书破了一角
评分再配一本北洋外交人物传,就完美了
评分史料倒是详尽,不过上层建筑倒是可以再多搭一些。
评分Treaty Diplomacy及其周边一直是国关问题上的研究热门,可惜两岸的水平都是low到爆——还是那句话,打着“外交”而非“中X外交”旗号的中国外交领域作品,先得翻到最后看bibliography,只有中方材料几乎没有对方语言材料的基本都是扯。不过要求一个人精通八国外语实在强人所难,除了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