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近代史

重读近代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维铮,1936年生,江苏无锡人。1955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2006年德国汉堡大学授予荣誉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中国思想史、中国经学史、中国史学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1987年以来曾先后应邀至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印地安纳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哥廷根大学、韩国高丽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校担任客座教授或访问学者,并做过台北驻市学者,又曾任北美《亚洲评论》杂志顾问等。著作主要有《走出中世纪》、《音调未定的传统》、《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壶里春秋》、《中国经学史十讲》及与人合作的《孔子思想体系》、《维新旧梦录:戊戌前百年中国的“自改革”运动》等。编注辑校有《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章太炎选集》(合作)、《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清代学术概论》、《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及增订本、《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卷一、《章太炎全集》卷三、《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康有为卷》等。主编有《中国近代学术名著》丛书十种,《传世藏书》经学史类二十一种、诸子类五十种,《马相伯集》,《利玛窦中文着译集》,以及论文集《传统文化的再估计》、《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基督教与近代文化》等。曾在海内外各种刊物、会议文集等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出版者:中西书局
作者:朱维铮
出品人:
页数:382
译者:
出版时间:2010-8
价格:29.00元
装帧:平裝
isbn号码:978754750138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朱维铮 
  • 历史 
  • 近代史 
  • 中国近代史 
  • 随笔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历史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多年来我重读近代史,便尝试似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角度,清理若干历史积疑的实相。这就是我明知将碰壁仍要期待袪疑的由来。我不敢说我重读近代史的短书小文能够恢复历史实相,但至少表明历史实相有待恢复。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以为是以编年体的方式完整地重写一遍历史,正好让我这个人历史空白的人(没读过高中,看了袁腾飞视频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去了解一下中国近代史。 不是这样的,这本书是豆知识合集,作者在一个又一个激情的夜晚,把对近代史的种种疑问写下来,思考一下重前的是否正确,但最后...

评分

评分

一,《重读近代史》是本专栏合集,所以成文上不太讲究,内容上前后反复。朱先生光是骂慈禧桐荫深处得咸丰临幸就反反复复好几次。如果是写书断然是不会这么写的。 二,朱先生对满洲诸位皇帝评价都很低。就算是康熙也被他认为在立储一事上智慧不足,以致最后遭雍正谋害。 三,对...  

评分

《重读近代史》与朱先生以往的学术著作不太一样,比较偏杂文,读来耳目一新。每一篇的篇幅都不长,适合闲来读那么几篇。读来既感到轻松,也比其他口水读物更有收获。如果反复多读几遍,又能咀嚼出别样的味道,智慧的香气在齿颊久久回香。  

评分

朱维铮先生走了,76岁。知道消息是在一整天的杂务之后,夜深了,心里咯噔一下子。 前段时间还在想,很多已经走下或即将走下讲台的老先生,应该有人策划组织一些专题班、研习营之类的项目,请他们继续发挥“余热”,嘉惠后学,以免“学绝道丧”。我直到现在才知道朱维铮先生是复...  

用户评价

评分

平平之作

评分

《重读近代史》是朱维铮先生为FT金融网写的专栏合集,这些激扬文字正如他的太老师梁启超先生“笔端常带感情”,从中可以看出朱先生鲜明立场、现实关怀、爱憎分明、激浊扬清乃至于华夷之辨,对胜朝逊清诸帝皆蔑称满清大君,正如《春秋》文字所谓“一字之贬,严于斧钺;一字之褒,荣于华衮”。

评分

为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居然找来翻读。书中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讨厌感喷薄而出,沛然莫之能御,于是不得不停止翻阅,还掉。

评分

勉强四星。全书主要讨论清乾嘉至咸同一段的思想、政治与制度,讲乾嘉道几朝的篇章较佳,越往后越水,论慈禧、肃顺、胜保及辛酉政变那几篇,反复唠叨,简直是来赚FT稿费的。 此书的精彩之处,一是能贯通清史来谈(反对用1840来腰斩清史,说的人多,做得到的极少),由此读出不太一样的近代史,其中不乏灼见;其二是所谓“重读”,揭示出不少有待恢复的真相、有待注意的史事。 朱先生以“骂人”著称,此书也是典型,一口一个满清、中世纪、专制、军头……,笔下人物,除了包世臣、龚自珍等少数倡导“自改革”的士人,无一能逃脱笔伐。如此解读一时代,总觉得过于自信,乃至于鲁莽,还是得多点了解之同情。

评分

《重读近代史》是朱维铮先生为FT金融网写的专栏合集,这些激扬文字正如他的太老师梁启超先生“笔端常带感情”,从中可以看出朱先生鲜明立场、现实关怀、爱憎分明、激浊扬清乃至于华夷之辨,对胜朝逊清诸帝皆蔑称满清大君,正如《春秋》文字所谓“一字之贬,严于斧钺;一字之褒,荣于华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