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劳逸(Lioyd E.Eastman),美国伊利诺大学历史系教授,享誉国际的中国现代问题专家,尤其对国民党统治中国的历史有独到的研究。其代表作有:《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流产的革命:1927—1939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国民党中国的法西斯主义:蓝衣社》等。
国民党何以失败?这是1949年国民党政权垮台后,一个在国际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现代中国发展中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问题。易劳逸教授通过国民党自身的各种材料,运用地质学家研究地球形成的方法,摘取若干典型事例,精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作者认为,国民党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 美援,而是由于其自身的弊病和分裂,诸如腐败无能、纪律废弛等等。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可以用雷利·桑德兰的一句话来概括:“对国民党失败这一问题的新近研究会由《毁灭的种子》而得以开拓。”
这本书主要分析了国民党从1937年到退败大陆的原因。原因主要归结于社会基础,党,军队三方面。而最后通货膨胀的经济原因则起了催化作用。 任何一个政权的存在,应该以人民的支持为社会基础,其次是党的组织能力和军队建设。然而,国民党却形成了一个倒三角。 在社会方面,国民...
评分T.S.艾略特的意见大致是:著作的意义与作者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著作依托的传统。人类依靠意义生活,甚于依靠眼睛和面包。在意义世界中,没有比传统的建立和延续更重要的事情。现世的失败和肉体的毁灭都是琐屑而非决定性的泡沫,只有传统的颠覆才是终极而不可逆的裁决。普希金...
评分T.S.艾略特的意见大致是:著作的意义与作者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著作依托的传统。人类依靠意义生活,甚于依靠眼睛和面包。在意义世界中,没有比传统的建立和延续更重要的事情。现世的失败和肉体的毁灭都是琐屑而非决定性的泡沫,只有传统的颠覆才是终极而不可逆的裁决。普希金...
评分打开电视,满目都是民国时期为时代背景的电视剧,就像十几年前的《还珠格格》引出一拨清宫戏,这里边有向我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献礼的作品如《亮剑》,也有《潜伏》等谍战片。但这里面良莠不齐,《迷途》号称中国第一部剧情纪录片,在口述历史的基础上制作的系列剧,在接...
评分此书从政治,党务,军事,民生,经济各个方面剖析了国民党在40年代失败的原因。某些聪明人或所谓“有良心的历史学家”也许会可惜,因为此书虽然是美国人写的,但是其得出的结论和我们从小从教科书上学到东西并无二致,国民党腐败入骨,丧失民心等等。 问一个更深入的问题,为...
这种书不就该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人手一本么?
评分简短易读而令人信服的专业著作。专注官方资料,从切片入手得到结论,实在需要雄厚的研究功底。KMT为何失败?读的书越多越觉得是必然。中央地方关系、赋税与通胀、内部政治乱斗、军事的衰弱和腐败,以及PR的失败,塑造了历史。K必须主动变成G才能胜利,这对停留在19世纪的凯公绝无可能。
评分在美国学界和政界,对于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种论调:一是认为美国的绥靖政策使得国共内战中援助不力,最终导致国军战败;二是认为国民党战败乃是由于其自身的腐败无能和人心丧尽。易劳逸教授所赞成的后者,恰恰是大陆每一个学过历史课本的中学生都能倒背如流的。即使易教授运用其所能搜寻
评分易劳逸的作品对蒋的批判可谓是反时局的,当他完成本作之时,美国政治圈弥漫着麦卡锡主义的气氛,强调“因为美国没有尽力援助蒋,所以中共夺取了政权”,而易劳逸为首的少数史学家则首先进入蒋政权的内部寻找问题,通过对蒋的个人、国民党的组织、国共、国日关系等层面剖析蒋家天下“毁灭的种子”。从史料角度来看多用国民党方面的公开史料(这个数量相比于后世史家使用的要少得多)和日本方面的电函(只在中日战争问题上使用),虽然贫乏但已经是当时易氏能使用的极限了。本书首倡对蒋政府内部的研究,在海外研究民国史问题上具有学术史意义的先导作用,易氏对第三个十年的政治文化揣摩、史料考订等问题,还是要留待中国学者进行重订的,初学者不妨以本书作为入门。另外:本书并未按照原史料进行翻译,而是按照易劳逸的英译再翻回中文,是扣分项。
评分走向倒台,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