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逃港》内容简介:共产主义曾经描绘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宏伟壮丽的图景,它曾承诺不仅将给社会带来平等、公正,而且将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人民群众带来比资本主义更为丰富的物质财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20世纪之后。社会主义无论在亚洲还是欧洲,都取得了广泛的胜利。
有个老乡也要来广东工作了,是去广州。我在深圳,约好了以后多多走动,也和他介绍着深圳:京基100,下面是KKMALL,旁边那个长得像大电池的是地王大厦;荔枝公园那边有个邓小平的巨幅画像——坚持党的方针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百度地图拖来拖去看着,就看到了深圳河。 这本书是...
评分一,1949年环境大变化,每天过境人数不下十万。港英政府不堪重负又出于人道,临时定了个奇怪的“过桥标准”——广东人可以过,非广东人则不可以。海关“察颜观色”后,问一句“系边度?”要是能答上“嗨烘公”就能过去。 (这也算新朝伊始,想走不拦的好时光。想走的都走了,剩...
评分对香港这个城市,我有着特别的感情,因为她的现在,也因为她的过去。 1962年5月3日,香港《星岛日报》称,“由于大陆边防紧闭放宽的原因,麋集于边界准备偷渡入境者,现已至三四万人之多。” 即便港府出动了5000名军警,上百条警犬,十几架直升机,依然无法抵挡大陆民众的冲...
评分 评分假话反复强调多次,连自己也会信。所以努力就能变成想变成的样子。所以自己的回忆不可信。 我之所以读书,有70%甚至以上的原因是虚荣心作祟,剩下的才是真正对于读书的喜爱吧。不过30%也已经很足够了,对我来说。 《大逃港》应该是我在2020年1月1日23:31开始读的(这显示出kind...
K.作者的确不容易,各地走访历时22年写书历时9年,书中报刊、政治文件的影印资料都比较全。但作者自称为记者,就应该知道记者应做到客观报道吧?这么好的材料非加入各种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把历史写成了故事……把严肃的事情写成了帖子……你能知道那时的月光与风还有恋人心里的感受吗?扯淡。看完书感觉作者分裂了,前80%说香港如何好,socialism如何悲惨,之后笔锋陡转,说socialism很棒啊,你们都不应该逃去香港,最后10%又说其实香港也蛮好的Orz……写历史还是请客观一些吧,不然对不起“纪实文学”这个标签。还有,感觉好惨痛,比如为了dang的事业而嫁给不爱的人,为了dang的事业而举报丈夫导致妻离子散……如此种种人间炼狱啊简直。太荒谬了。
评分题材相当独特而发人深省,百万贫民大逃港是共和国前30年最黑暗不堪的一段往事(导致中国大陆至今在港台都缺乏最起码的威信),但被9流作者写砸了,干货很少,文笔幼稚肤浅到可笑地步,充满中国老式主旋律报告文学的腐朽气:大段大段的拙劣煽情文字,数不清的语气词(啊、呀),占三分之二篇幅的当事人乡村爱情故事、夫妻对话和胡编乱造的心理描写(故事会水平),混乱不堪的章节设置和条理性,跟冷静理性的西方纪实作品相比简直是幼儿园水准的痴人说梦!当年的中国真是不堪回首
评分五七大逃,六二大逃,整风运动下的百姓哪分得清左左右右,不过想求口饱饭吃。可惜书中几个故事剪影谈不上见微知著,充满了九十年代杂志风。每次经过罗湖桥,望向窗外的浅浅河湾,不知你们心中是否想起,这里翻过的血污与泪水。
评分这才是:“你所想象不到的痛苦,你想像不到的痛苦,你想像不到的无助”~
评分如果忽略人为文学化的部分,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对前三十年的直接控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