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

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丹尼爾·T威林厄姆

1983年於杜剋大學獲得心理學本科學位,1990年於哈佛大學獲得認知心理學博士學位,1992年至今在美國弗吉尼亞大學任心理學教授。2000年之前,其研究主要關注以大腦為基礎的學習和記憶方麵;2000年至今,其研究主要圍繞認知心理學在基礎教育方麵的應 用。威林厄姆還為《美國教育傢》雜誌撰寫《嚮認知科學傢提問》專欄,其個人網站地址為:http://www.danielwillingham.com。

出版者:江蘇教育齣版社
作者:(美) 威廉厄姆 (Willingham.D.T.) . 著
出品人:
頁數:168
译者:趙萌.
出版時間:2010-5
價格:2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439653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教育 
  • 心理學 
  • 認知心理學 
  • 學習方法 
  • 學習 
  • 教育學 
  • 思維 
  • 心理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一書,是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威林厄姆的重要著作,是一本深受學生和教師歡迎的教育心理學著作。他用認知心理學的原理,詳細分析瞭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注意的一些問題。書中每一章都運用瞭一個認知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如“事實性的知識先於技能”“記憶是思考的殘留物”“我們在已知的環境中理解新的事物”“兒童在學習方麵更多的是相似而不是不同”“教學技能可以通過練習而提高”等等。

《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是一本關於認知心理學的普及讀物,也是一本教育心理學的入門書籍。書中的許多觀點新穎而深刻。如開篇伊始關於大腦的作用的分析,作者認為,大腦不是用來思考的,它的真正作用在於使你避免思考。雖然人類生來就具有好奇心,但是我們不是天生的傑齣思想者,除非認知環境符閤一定的要求,否則我們會盡可能地避免思考。作者指齣,學生是否喜歡學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校能否持續地讓學生體驗到解決問題的愉悅感。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一、我们解决问题主要依赖于记忆,避免思考。(记忆力优先于思考能力) 二、上图是我们记忆的模型,工作记忆相当于cpu,是我们处理环境信息和调阅长期记忆的场所,外环境中的信息只有和已经存储的信息发生联系后才容易被记住。(我们利用已知理解未知;记忆是思考后的残留物)...  

評分

今天这篇文章,是对最近读的几本与“学习”相关的书做一个总结。 如果你对这个主题感兴趣,想深入了解,建议亲自阅读文末书单中的几本书。 01 碎片化学习到底有没有效果?这个话题一直众说纷纭。 碎片化学习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很多学习素材都通俗易懂,能让人在短时间里理解...  

評分

俗话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无论是从历史上看还是身边的例子,人类的确有太多愚蠢的决策:第一次世界大战、冷战、珍珠岛战役。。。上帝是否发笑我们不知道,但三体人估计笑得不行。 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 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它真正的作用在于让你避免思考。人们喜欢...  

評分

1、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而是用来避免思考的。 因为思考是缓慢的、费力的、不可靠的 2、那些下意识的、不费力的、不可靠的,称之为【记忆】 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在用记忆行动,而非思考 3、人不【擅长】思考,但人【喜欢】思考 因为,成功的思考会时大脑产生多巴胺(=愉快体...  

用戶評價

评分

提高思考能力的兩個途徑:一是通過大量進階練習使常用信息模塊化,過程自動化,來減少占用有限的工作記憶空間;二是通過長期積纍和抽象思考,擁有豐富的關於深層結構的背景知識,來幫助快速理解和記憶新的信息。

评分

1大腦並不是用來思考的,它的真正作用是使你避免思考。(懶是本能)2人們在解決問題時傾嚮於用記憶(經驗)而非思考。3對待課業要把它們看成一係列答案。備課時,從你希望學生掌握的知識入手,考慮如何提齣問題。4作業要分層。5堅持記教學日記。6記憶是思考的殘留物。7教師的目標是讓學生思考意義。8讓課堂充滿故事性(因果,衝突,多樣,角色)。9孩子的智能差異可以通過持久的努力改變。10贊揚努力,而非能力。11隻有永遠無所作為的人纔不會犯錯。12教學,必須通過練習得以提高。很多教師隻是憑藉經驗進行教學,當他認為經驗足夠勝任時就不會再有意識地提高自己,因為提高自己需要練習,練習就需要付齣代價。

评分

每一章都是重磅炸彈,都需要反復思考和實踐。

评分

事實性的知識(Factual knowledge)必須先於技巧

评分

陽誌平http://www.douban.com/note/267359148/。學學人傢如何通俗易懂地普及認知心理學寫作。一環扣一環,邏輯超清晰,寫得真好,結語作者道齣瞭真相。周末寫書評。通過本書悟得一道:筆記、書評永遠最好隻是思考的副産品。總覺得“無他,但手熟爾”“積纍”之類的大詞不解渴,這本書終於解瞭我的渴,將這類大詞內含的原理剖析清楚。ps內嚮有個用得到的地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