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常教授,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1935年生于香港,1959年到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系学习,其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1969年以名为《佃农理论——引证于中国的农业及台湾的土地改革》的博士论文轰动西方经济学界。1982年至今任香港大学教授、经济金融学院院长。1991年作为唯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者而被邀请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1997年张五常教授当选为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是第一次授予美国本土之外的经济学家。
《经济解释(卷1):科学说需求(神州增订版)》编辑推荐:张五常自称《经济解释》是 “认真写成的最后一本经济学著作”。
被世人公认为是集张五常平生学术功力之大成,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学经典著作。《经济解释》三卷本基本囊括了张教授的学术思想。1982年,张教授在港大的就职演说中倡导:让我们做经济解释的弄潮儿。这本集子,正是这一思想的贯彻。
《经济解释》系列著作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行为。融入了“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
《经济解释》包括三卷本:《科学说需求》、《供应的行为》和《制度的选择》。它逻辑划一、前后连贯、一气呵成,并无“微观”与“宏观”之分。卷二《供应的行为》分析了生产与供应与需求的关系,细说了有关生产的多种价值观念,从理论入手分析具体的经济现象。卷三则是前两卷的基础,从新制度经济学的高度出发,细说了科斯定律、产权结构与合约结构、价格控制理论、生产要素的合约安排等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理论。
《经济解释》不容易读。这是因为若要真的解释世事,简单的理论往往要用得相当深。比方说,所有在中学选修经济的同学都知道的需求定律——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整本《经济解释》差不多来来,去去都是那样说,虽然“需求定律”这一词我只在“卷一”多用一点。变化多,要懂得很通透才真的可以用。
本书可作为经济学入门级读物,也可作为多年经济研究后的洗脑读物。几个亮点在于对社会科学本质的剖析,在自私、稀缺、竞争、制度、准则建构出的经济学研究,对效用、均衡等传统经济学基础的辩驳,对比较价格、比较优势、机会成本的关注,对私用品和公用品本质的剖析,对需求定...
评分此书不厚,每页的字也偏大,其中如果略去作者总是避讳不了的洋洋自得和骄傲,大约这书可以消减的更轻薄。张五常,这老头是目前世界上顶级的经济学家,跟他同辈的不是得了诺贝尔就是逝世的,老人家占尽了世界上最豪华阵容和顶级科研的氛围,所以语言上的咄咄和犀利,不了解的人...
评分《经济解释》卷一加上读港版,这是读第三遍,感觉一遍比一遍难,难在想学会张教授的思路,但是修炼不够。张五常的方法论主要来源于维也纳学派逻辑实证主义,重视理论约束,重视因变量、自变量和不变量的选择,重视这些变量的测量,以及由这些变量组成的可被否证的假设。个人感...
评分读《科学说需求》有感 记得开始学经济学的时候,认为最简单的就是那两条供需曲线了:价格下降,需求增加;价格上涨,供应增加;供应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交易量和交易价格。随着学习的深入,产权、制度等边界约束条件的增加以后,学习起来便觉得越来越难。而在《科学说需求...
耐着性子还是读不下去,对于经典经济学的攻击没有一处能令人信服。说纽曼-摩根斯坦的四条假设有两条错误,哪两条错误?为什么错误?不需要解释么。。说“均衡”这个概念没有意义,理由是和科斯争论半个小时后科斯同意了这个观点,号称最后一本认真写成的著作里就可以这么掺杂私货??一星不能更多,赠送一星是因为你的爆炸头。。
评分精彩,需要年年读、月月读、天天读……
评分似浅实深,似懂非懂。现在的人出的书多是文章的合集,博客的合集,比如薛兆丰老师、周其仁老师、刘未鹏兄、连岳兄,HH,出书也变得容易,相比之下,张老的这套书显得弥足珍贵。要珍惜这段读张老的时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评分15书87。张五常大师的书看过几本,好多文字似浅实深。经济学这门学问,如果能用文字说清楚,何必用模型图表?数学,只是抽象现实的工具,而不是预测未来的水晶球,况且现实约束条件、变数太多。这卷科学说需求,后几章有些地方没太明白,还得找机会细读。
评分第一章有关“科学方法”的分析最有分量,接下来的概念和例证其次。什么是goods,什么是价,什么是量,需求定律是什么,市场交易为何发生……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是我在重读之后才终于弄懂的。话说回来,重读果然快,酣畅淋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