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之水,浙江諸暨人。靠自學考入三聯書店,於1986年至1996年擔任《讀書》雜誌編輯。張中行《負暄三話》為其立傳。1996年起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師從孫機先生開始深入研究文物考古,用考古學的成果來研究文學作品,著作有《終朝采藍》、《古詩文名物新證》、《詩經名物新證》、《先秦詩文史》《梵澄先生》等。
古人打製、插戴和收藏的金銀首飾不僅是財富與藝術的閤一,也因為它所具有的展示性而成為生活時尚不可忽略的一個風嚮標。當日工藝品的流行題材差不多都齣現於金銀首飾,雖方寸之地,卻幾乎是時代品樣之聚珍。本書意圖通過對這些小物件兒的尋根溯源,對組成元素的構造解析,勾畫齣古代飾品設計者的用心和技藝,與時代風格互動的軌跡,最終體現古代生活禮俗的真實麵貌。
说起《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这书,购买的过程还真是颇有些小坎坷的。最初在“大明衣冠”上看到此书,当夜就上淘宝去找,可不巧大多数网店虽然挂出了这本书的销售页面,却都处于缺书的状态中,一直辗转到第三家店子才成功下单购买,此时据我决定购买此书已经过去了一...
評分这部书彻头彻尾最点睛的还是扬先生引顾起元的一句话"赏鉴家以古法书名画真迹为第一,石刻次之,三代之鼎彝尊罍又次之,汉玉杯玦之类又次之,宋之玉器又次之,窑之柴、汝、官、哥、定及明之宣窑、成化窑又次之,永乐窑、嘉靖窑又次之". 金银器本身就不具有太高的赏鉴和史学价...
評分http://www.booyee.com.cn/bbs/thread.jsp?threadid=688892&forumid=0&get=1
評分第一卷读了一大半,总觉得更像是首饰图谱的介绍,虽然首饰文物很多,但是比起《终朝采蓝》来说,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写的不多,不合我意。 评论也需要码字么,形式主义害死人。 评论也需要码字么,形式主义害死人。 评论也需要码字么,形式主义害死人。 评论也需要码字么,形...
評分作者明显倾向于精选自己接触的博物馆藏中较高档者.故而全书以金器为主,有关头簪的内容占去大半,带着讲了耳饰.手镯说得不多,器物就更少.戒指列举不过二个.作为嫁妆的霞帔坠倒有数例.这一定程度体现了作者对宋元金银器构成的理解,也不影响勾画古代饰品设计者的用心和技艺的初...
揚先生總齣貴書
评分等待第二捲
评分想到某人手裏可能又有作者贈書就悲憤難抑。。
评分等待第二捲
评分等待第二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