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前言 第一章 道与茶道 第一节 “道”的哲学观念原生于中国 一、老子论“道” 二、孔子论“道” 三、佛教之“道” 四、道教修行之“道” 第二节 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哲理表达 一、茶道起源于中国 二、茶道之哲理性和多元性 第三节 中国茶道的辐射:日本茶道、韩国茶礼均源于中国 一、日本茶道的形成与发展 二、韩国茶礼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 技进乎道——茶道演进三段论 第一节 饮茶的技能文化 一、“烹茶尽具”:茶叶烹煮技能的初成 二、“茶有九难”:唐代蒸青制饼煮饮技术的成熟 三、“茶色贵白”:宋代末茶点饮技艺的辉煌 四、“三美备具”:明清散茶撮泡技艺的创新 第二节 饮茶的艺术审美 一、“从来佳茗似佳人”:茶艺的形象之美 二、“闲暇修索之玩”:茶艺的韵趣之美 三、“仙游恍在兹,悠然入灵境”:茶艺的灵境之美 四、“兴复诗心,一瓯还一吟”:茶艺的诗情之美 第三节 饮茶的精神境界 一、茶道:茶技与艺的超越 二、茶道:追寻生命至境 三、茶道:感悟人生哲理 第三章 调神和内——中国茶道茗理的萌发(先秦至魏晋) 第一节 中国茶道茗理的萌发 一、茶叶脱颖而出 二、道教服食的东风 三、中国茶道茗理——风流 四、时代的结晶——《藓赋》 第二节 审美认知 一、张载——对于形而下的茶叶的赞美 二、左思——对于形而上的饮茶习俗的颂扬 第三节 社会品格 一、桓温——性俭 二、陆纳——素业 第四节 日常生活 一、法瑶——健康饮料 二、蜀妪和老姥——茶汤的商品化 三、齐武帝倡导茶为祭品——礼仪化 第四章 精行检德——唐代茶人的理性自觉 第一节 “大唐盛世”——经济文化高峰成就茶文化兴盛 一、高度发达的封建经济 二、恢宏壮丽的文学艺术 第二节 “比屋之饮”——“茶道大行”的物质基础 一、茶叶生产兴盛,名品纷呈 二、陆羽《茶经》流传,技艺提升 第三节 茶可行道——茶文化的精神引领 一、唐代的儒学、道家和佛教 二、三教汇流融入茶文化 第四节 “茶道大行”——唐代茶人对茶道的阐发 一、陆羽: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二、卢仝: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三、皎然:此物清高世莫知 四、颜真卿: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源 五、韦应物: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六、刘禹锡:欲知花乳清冷味,须是眠云跋石人 七、白居易: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 八、温庭筠: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九、皮日休:满此是生涯,黄金何足数 十、陆龟蒙:草堂尽日留僧坐,自向前溪摘茗芽 第五章 致清导和——宋代茶人茶道的新体验 第一节 两宋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在茶文化上的归宿与体验 一、两宋经济与茶业的发展 二、茶在两宋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三、宋代禅宗、理学与茶文化 第二节 从皇帝到文人生命情感在茶道茗理上的新感悟 一、王禹偁:沃心同直谏,苦口类嘉言 二、范仲淹: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三、欧阳修: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 四、蔡襄:灵泉出地清,嘉卉得天味 五、苏轼: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六、黄庭坚:为君唤起黄州梦,独栽扁舟向五湖 七、晁补之:中和似此茗,受水不易节 八、赵佶: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简洁,韵高致静 九、陆游:玩易焚香消永日,听琴煮茗送残春 十、朱熹:茶本苦物,吃过却甘 十一、徐玑:诗清都为饮茶多 第六章 以茶雅志——明清茶人的茗理感悟 第一节 享受茶艺,快意人生 一、茶技的革新与茗理的抬升 二、撮泡法开千古苕饮之宗 三、茶中得趣,茶事风流 四、世俗雅化,雅俗交融 五、乾隆盛世与封建末世回光返照中的茶文化 第二节 素心同调,清苦到底 一、朱权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 二、唐寅:买得青山只种茶 三、李贽:“味清苦到底” 四、许次纾:“素心同调,彼此畅适” 五、高濂:四季幽赏不可无茶 六、张岱:知茶理之微,毋浪言茗战 七、李渔:闲情,生命的韵致 八、蒲松龄:清苦茶,著《聊斋》 九、郑板桥:器物非金玉,品洁自生华 第七章 一壶真得趣——近现代社会大变革中的茶道认知 第一节 茶文化由雅到俗的现代转型 第二节 “戒茶”、“不识好茶”茶道茗理的别样体悟 一、鲁迅:不识好茶,没有秋思,倒也罢了 二、老舍:必不得已,只好戒茶 三、周作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 四、林语堂:茶是凡间纯洁的象征 五、丰子恺: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第三节 重塑当代茶文化 第四节 真趣:茶的真滋味、真境界 一、赵扑初: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二、汪曾祺:茶可以养其浩然之气 三、庄晚芳:中国茶德:廉、美、和、敬 四、净慧:禅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 五、刘日宅:茶之德清 六、谭盾:茶——心灵的明镜 七、林清玄:平常茶非常道 第八章 行进中的茶道茗理 第一节 茶有道,艺无涯 第二节 和为贵,清为德 第三节 吃茶来,心有闲 后记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