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叶国民党政权的建立,意味着现代党冶政治体制在传统中国的开始。党治即是以党治国,同时亦含其也冶党的一面。关于国民党的党治历史,学界的研究迄无间断,而对其治党内幕,举若党员的发展、管理,组织的建立、运作,以及它的成分构成、行业比重、社会基础,甚至中心与外围、核心与派系、于政与于军的关系等,却间存空白,或未深化,更不系统。因此,本著专注于是,断以1949年为限,深入其中,详探究竟,终藉一手资料,得出其为一弱势独裁政党的结论,故无能冶国是其必然的宣示亦已寓其中。
王奇生,1963年生,湖南湘乡人,武汉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先后任职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97-199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主要论著有《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留学与救国:抗战时期海外学人群像》、《民国时期县长的群体构成与人事递嬗》、《党员、党组织与乡村社会:广东的中共地下党(1927-1932)》等。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1/3/13/579290.shtml 1956 年12月1日,《苏俄在中国:中国与俄共三十年经历纪要》由国民党“中央文物供应社”印行,署为“蒋中正”。这是一部有时代意义的书,作者蒋介石想借此做一个政治交代。当年,蒋介石虚岁七十;当天,他和宋美...
评分有新意,不错。但出发点能不能再换换? (1)为什么党组织的强弱就能够决定最后的胜败?在其他国家和经济体似乎并不如此,无政党组织也可以。这里的约束条件是什么? (2)如果仅从组织的角度来讲,都学习了苏共,为什么苏共这么强大的组织最后失败了?到台湾后国民党的组织加...
评分 评分CC系,力行社,三青团,政学系,中统还有军统。中正啊中正。tw人民太幸运了。
评分史料用的相当好,作者曾经任职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果然功力不错
评分一本借由政党政治在中国的发展史,来更深刻启发当下走向思考的书。当下固不足取,回转历史亦未必有现成答案啊。以党员而论,这时期KMT甚为自由,成为党员是个人的追求,更多为党的强制拉伙,而入党后关系松散基层涣漫,劣绅不肖借以上位,有为者不堪为伍;“以党治国”空有口号,弱党再披民主之衣无以定社会,党员不能影响党的政策,党不能掌控社会管理;西山会议派、CC、政学、力行社,后期的改组派、三青团等少政争而多权斗,资深者老谋易腐,少壮派血气激烈,终至多内耗寡成绩,治党者虽专人犹难有所作为,其奈组织严谨专制有力之CCP何!
评分这书让我瞬间明白了长远规划的重要性。
评分比10新版少“第四章 - 裂变:全代会与党统之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