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
中国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1955年出生,198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长篇小说和大量中短篇小说、戏剧、散文等。
莫言的故乡山东高密距蒲松龄的老家只有几十公里,他童年的睡前故事就是村里老人讲的聊斋式的奇人奇事,这些扎根于民间传说的故事对莫言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曾说:“蒲松龄(对我)是根本的影响……我是承接了他的文化脉络”。
这些影响在莫言的中短篇小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如他所说:“在长篇创作中,我追求的是力量,是冲击力;在中短篇创作中,我追求的是语言的优美和故事的象征意义。”
或许只有莫言这么大的脑洞,才能带你去人性深幽处探险!
莫言亲自参与编选的中短篇集,收录莫言笔下最奇怪的18篇故事!本书充满了瑰丽的想象,读来仿佛在听爷爷奶奶讲述民间的精怪故事和奇人奇事。比如邻居赵三大爷的鬼魂来还生前欠我们家的债;鳖精化成人形考取功名,还会往家里写信;女子不愿嫁给父母指定的对象,成亲当天张开手臂飞上了树梢……奇奇怪怪,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翻开本书,莫言带你一起去人性深幽处探险。
我与你们不一样,你们童年时用眼睛阅读,我在童年时用耳朵阅读。我们村子里有很多人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满肚子都是神神鬼鬼的故事。我的爷爷、奶奶、父亲都是很会讲故事的人……这样精彩的故事不写出来实在是浪费。
——莫言
独家收录:莫言手稿、莫言新书书法题词
特别收录:莫言漫像、莫言演讲稿《恐惧与希望》《从学习蒲松龄谈起》
特别附赠:全彩插画,还原书中美妙怪异的场景
最近在看《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第一个《木匠与狗》的故事就难倒了一众小伙伴,大家都说没读懂,老实说我也没读懂,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故事要传达的精髓还真是难以捉摸呢。 一口气看完整本,我只想感叹一句“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啊”。 故事...
评分我对莫言的印象停留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蛙》、《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以及前段时间看的《生死疲劳》上。犹记得读客对《生死疲劳》的宣传语还是“不看不知道,莫言真幽默”。莫言幽默吗?在镜头下,似乎还没有余华会说段子,但是在文章里,确是透露着幽默、戏谑,往往...
评分熟悉和阅读过莫言文学作品的读者一定不会陌生,他的文字天马行空,思维跳跃广泛,落笔随性洒脱,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他的文字很有冲击力,不拘泥于一般性的框架和束缚,敢于直面一切,敢于描写一切,从他的文字中,读者能感受到那种超然的氛围感,这是一种很奇特的体验。 也许...
评分作为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一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其实,对于他的作品的膜拜,我是从学生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因为喜欢和欣赏他与众不同的叙事语言和叙事风格,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其实是沉浸在他的长篇巨作之中而不能自拔。无论是表现荡气回肠的抗日故事《红高粱家...
评分首先好玩的是,右下角页码的地方印着一只老虎,五页五个动作,快速翻右下角的话老虎就像动画片一样跑起来,虽说是小细节,今天上午几个朋友带娃去龙潭湖,给孩子们看很有效果。书收录了莫言根据胶东民间传说改编的十几篇小说,有些小说里故事套故事,详略不等。鉴于我们是老乡,所以能清楚辨认出其中的胶东方言,脑海里顺利替换为方音,很是亲切。莫言明确的说,这类故事的亲缘是聊斋,其叙事结构、口语化的语言,也颇有民间之感,但内核还是很现代,很六十年代的。此外想说的是,我小时候也偶尔听老人讲过一些此类故事,基本都很惨,有些阴森,很少有所谓大团圆的结局,后来读书时书上都说古代传说是“大团圆”,我反正是感触不深,想来莫言这里也是一样的吧。格林童话原版也是如此,民间的东西,我觉得残酷残忍是大概率。
评分同样作为胶东人,也听过书中许多民间故事的相似版本。尤其是少女和雄鸡少年的故事,和妈妈讲给我听的,细节几乎一模一样。可见故事本身恒久的生命力。民间真是文学的沃土。我几乎能把莫言书中的一些句子直接翻译成方言,亲切。
评分脑洞大开的故事合集,老爷子像个老顽童,有的是聊斋型的故事,比如第一个木匠和狗的故事,有的是介绍型的故事,比如讲猫的那个猫事荟萃,还有的故事结局太惨了,比如翱翔那个会飞的燕燕,还有怀抱鲜花的女人,真的是开篇写的有多美,结局就有多破碎。还有一些故事细思极恐,比如拇指铐。整体的阅读体验挺有趣,的确应景了奇奇怪怪这名字,唯一有一个小提醒,就是不要苛求完整的大结局。就是读着读着,然后突然故事就结束了。莫言老先生故事里始终有乡村的味道,有人的感受,有隐喻和象征,还有最可贵的想象力,这是文学作品的魅力和好玩之处,带着探秘的心态去读,会更有趣一些。
评分据说莫言当初写作的灵感就是拜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所赐,让他意识到自己家乡高密原来就是一座故事宝库,也因此开创了一种属于自己的叙事方式。所以拿到这本奇奇怪怪故事集,看到里面那些神神鬼鬼的乡土故事,其实一点也不意外,山东各地原本就是流传着各种古怪离奇的民间故事,它们只是缺少一个会讲故事的人罢了。而莫言,就是这个最适合讲故事的人。
评分莫言的中短篇小故事对老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在《生死疲劳》等长篇中随处可见莫言信手拈来的高密东北乡的民间传说,在长篇中增加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地理坐标的真实感和历史厚重感。如今单独拿出编成一书,对不了解莫言的新读者来说是极为友好的,方便了解莫言这个人的文风。很多故事在各地都有类似的变体,比如赵三大爷的故事,但是莫言写来就更为有意趣,让人能够充分领略文字的力量。如蒲松龄,亦如安吉拉·卡特。每个故事你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莫言只是讲述,你从中读到了什么,得看你自己,正如莫言所说:“读书,看起来是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是在读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