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際,從嘉定士人的死生棄用看個體人物的命運如何嵌入易代大曆史。
【內容介紹】
明清易代,是一個生命與曆史緊密交織著的沉重話題。生命對每個人來說都隻有一次,取捨之際,各人的考慮永遠是不同的。太平年代的人,永遠無法體會亂世人的心情。但我們必須要明白,承平之世寫道德文章易,危難之際行殺身成仁難。這是讀書人最易忽略的問題。時勢既能造英雄,有時也會成為人性的鏡子,照齣人類的復雜和一些人的尷尬。
本書從《侯岐曾日記》著手,講述瞭明清易代之際,以侯岐曾傢族及親友為代錶的嘉定文人群體的心態和事跡。全書共分八章,每章擇取一個或幾個主人翁,分彆講述瞭其在易代之際的個體遭遇,意在為《日記》中齣現的諸多人物立傳,並由此深入探討朝代鼎革之際,在時代洪流的裹挾下,夏完淳、陳子龍、侯峒曾、侯岐曾、陸元輔等士人的生死選擇、遺民心態以及女眷的遭遇、師友僕人的行止等充滿戲劇性和張力的諸多曆史問題,還原瞭大變局中小人物的人生遭際和價值選擇。
【名傢推薦】
《易代》想寫的不僅是侯岐曾一人的生命史,也是嘉定侯氏一傢的生命史,進而呈現一種處於傳續和裂變過程的社會生命史。這種寫法與林耀華的 《金翼》有相似之處,亦可謂之曰 “生命傳記法”。
——張劍,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古代文學研究專傢。主要著作有:《宋代範浚及其宗族考論》、《清代楊沂孫傢族研究》、《莫友芝年譜長編》等
《易代》從侯岐曾、夏完淳或者陸元輔們的經曆寫來,每個人的聲音和立場交會起來,往往打破瞭一些原有的“定見”。書中對曆史人物模糊行為的細辨、推究和復盤,讓我們看到瞭在血腥暴力的時段中,各種偶然和日常理性、世俗考量的始終在場。
——王昕,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古代文學研究專傢。主要著作有:《話本小說的曆史與敘事》、《漫說三言二拍》等
【本書賣點】
1.專傢聯袂推薦。著名學者張劍、王昕等於專業書評期刊發錶學術書評,專文推薦;
2.“微觀史”的研究方法。本書以微觀的研究視角,從日記、書信、迴憶錄及史誌資料中再現嘉定士大夫侯岐曾及其親友在易代之際的麯摺遭際,重塑瞭明清江南士人及傢眷死喪離亂的傢國記憶。“易代”這個概念在《侯岐曾日記》中是怎麼體現的?這個詞所承載的沉重的傢國黍離之悲是如何刺激著侯岐曾、夏完淳、侯玄汸等士人的亂後生活?侯岐曾們又是各自憑藉著什麼樣的信念在死生、棄用的進退維榖中說服自己?為什麼曾經的第一等傢族在易代之後漸次凋零,終成絕響?透過本書,即可一一追索。
3.突顯“女性”的話語和立場。區彆於以往的著述在書寫明清之際傢國離亂時幾乎將視角集中放在傳統士人群體之上,本書花瞭相當的篇幅去書寫易代前後侯氏傢族的女眷們如何在兩種截然相反的處境中體驗人生命運的離奇。侯氏傢族的年輕女眷們,在明亡之前,是“錦幃重重,時舉蘭亭之會;群雌粥粥,誰遜詠絮之纔”;明亡之後,則是“獨有雲和樓上月,天涯還照幾人存?”傢門今夕、骨肉離散之悲,可為長嘆!
4.書寫生與死的劇烈張力。在生與死的決然對峙中,在追念勝國與依附新朝的矛盾中,理解易代之際士人從行止到精神的尷尬與衝突。承平文章易,危難殺身難。在多數遭際易代離亂的士人身上,見之於行動的踟躕正是和內心的彷徨互為錶裏,這其實正是鼎革時期一代士人的精神寫照。
5.生動雅緻的文字敘述傢國曆史的吊詭和個體命運的不可捉摸。《易代》通篇文字明白通澈,敘述生動,沒有纏繞艱澀之感。作者既有一種放膽論文的犀利和暢快,又有與其作為文史研究者身份若閤符契的謹嚴和剋製,整閤各類常見和稀見的史料,去呈現大變局下的傢國曆史和探微隱藏在大曆史背後的個體小人物命運,以小見大,時有洞見。
6.裝幀簡雅精緻,用料精好,附贈精美夾頁。封麵設計融閤瞭《侯岐曾日記》中的書法手稿元素,突顯士人身上的文雅。內文版式設計方麵則將原版單色印刷升級為四色彩印,並配閤文字,對圖版大小做瞭閤理的調整,突顯圖文並茂,從而更適閤於閱讀和鑒藏。此外,我們還隨書設計製作瞭一張正反兩麵彩色印刷的三摺頁,內容為《侯氏傢庭成員信息圖》及《<練川名人畫像>所載侯氏傢族及親友肖像》,作為附贈品夾於書內,製作精美,值得擁有!
【編輯推薦】
明清易代之際,傳統士人多身陷死生棄用的兩難抉擇,既睏於道德軌範與離亂生活之間的尷尬較量,復於追念勝國與依附新朝的矛盾中進退維榖。在多數遭際易代離亂的士人身上,見之於行動的踟躕正是和內心的彷徨互為錶裏,這其實正是鼎革時期一代士人的精神寫照。
承平文章易,危難殺身難。嘉定侯氏,恰恰經曆瞭這種傢國曆史的吊詭和個體命運的不可捉摸:“十年往事不堪論,憑杖清樽減淚痕。獨有雲和樓上月,天涯還照幾人存?”易代,於國於傢於己,都注定是一段痛史。
《易代:侯岐曾和他的亲友们》一书,拿在手里,虽不厚,但字字珠玑,语语攻心,思维灵动而缜密,处处涌现才华和智慧。作者周绚隆堪称学者和文人的完美融合。我从头到尾读了三遍,三遍,余音绕梁。感叹古人,感叹易代,感叹人生。无常迅速,唯情惟真。我还从来没有这么专心读过...
評分明清易代之际,正是处于三方政治权利角力的时期。明朝中央政权被灭于李自成起义军之手,而后,明朝残余势力又在南京重建了政权,清兵入关又带来了民族压迫的新问题。而这段混乱的政治局势,从清朝入关、李自成撤出北京,到明朝最后灭亡,历时四十年。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李...
評分[https://www.douban.com/note/663537896/] 1618年,捷克的各阶层敢作敢为,把两名高级官员从布拉格城堡的窗子里扔了出去,发泄他们对维也纳君主统治的怒火。他们的挑衅引起了三十年战争,几乎导致整个捷克民族的毁灭。捷克人应该表现出比勇气更大的谨慎么?回答也许显得很简单:不。...
評分《易代:侯岐曾和他的亲友们》一书,拿在手里,虽不厚,但字字珠玑,语语攻心,思维灵动而缜密,处处涌现才华和智慧。作者周绚隆堪称学者和文人的完美融合。我从头到尾读了三遍,三遍,余音绕梁。感叹古人,感叹易代,感叹人生。无常迅速,唯情惟真。我还从来没有这么专心读过...
評分丁亥(1647)五月十四日,清廷“非正式钦犯”、前朝国子监生侯岐曾因隐匿义士陈子龙在松江被杀,至此,侯氏“侍母全孤,留此残生”的“痴心妄想”划上了带血腥味儿的句点,持续了近一年半的日记也于被捕前一天戛然而止。三个月前即正月二十九日,这位嘉定文人纸笔对话时曾说:...
大曆史落到小人物頭上就是泰山壓頂
评分真切的理解之同情
评分真切的理解之同情
评分真切的理解之同情
评分相比初版,修訂本的裝幀和印刷提升瞭一些,插入瞭不少圖片(以侯岐曾日記的書影為主),據說還修正瞭少許錯誤。當然,主要也是初版都已經售罄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