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草草集》《谈话的泥沼》《无知的游历》,以及《局部》系列等。
陈丹青的私人艺术史
1.5亿人次观看,豆瓣高分艺术纪录片《局部》内容全收录
发掘隐没的天才、次要的作品
时隔五年,新修订
内文更换高级涂布纸,贴近画作原色
本书是陈丹青视频节目《局部》第一季的讲稿。从少年王希孟到憨人凡·高,从早期文艺复兴的捣蛋鬼布法马可到威尼斯画匠卡帕奇奥,从舞女出身的瓦拉东到民国闺秀女画家,从宫廷画师徐扬到战死沙场的巴齐耶……他们多数是被美术史忽略的天才,作品亦然,虽经历史“隐没”而显得“次要”,却值得再度被认知、被观看。这是一份画家个人的观看与叙述,艺术史退为背景,艺术家,才是主角。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在家看了局部,可能是因为心静,看起来大受震撼 陈丹青真是个会说话的人,可以把自己的感受说的那么直抒胸臆,说得那么痛快, 听着他的语气会更有意思,所以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觉得不如音频视频更有感觉 书在床头放了很久,等到几乎已经忘了节目的时候,再看...
评分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在家看了局部,可能是因为心静,看起来大受震撼 陈丹青真是个会说话的人,可以把自己的感受说的那么直抒胸臆,说得那么痛快, 听着他的语气会更有意思,所以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觉得不如音频视频更有感觉 书在床头放了很久,等到几乎已经忘了节目的时候,再看...
评分首发于「正在读」微信公众号 撰文 | 梦元 编辑 | 静姝 当我亲身站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内,被几千年以来人类艺术的珍宝所包围,才真实地感受到了那种冲击力。精神上的震撼所带来的晕眩几乎是生理性的,时间、空间消弭了,意识想要挣脱出肉身的束缚,与美融为一体。我几乎同时体会...
评分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是《初习的作品》,这是一幅名叫《海边的渔夫》的小画,画面是插着兜站在海边的一个小混蛋,脸部没有画全,手脚腿甚至都歪歪扭扭的,一看就是初学者的潦草半成品,画里透着“憨气”。作者是谁呢?梵高。 梵高的作品,陈丹青的讲述更多的是一种引导,他说梵高透...
评分比萨斜塔上,死亡的胜利很好。女性画家,瓦拉东那张女孩坐在沙发上美死了。
评分“最美的景象,就是一个正在劳动的人”
评分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陈丹青游刃有余
评分人类社会或许进步了,包括武器。艺术,没有进步这回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酷烈程度,是古希腊战役的几万倍,可是古希腊雕刻家的胆魄,是此后欧洲雕刻的几万倍。真的艺术家,心里知道。有采访者把罗丹比作伦勃朗,罗丹立刻阻止道:“啊,那是艺术的圆柱,我怎能和他比!”又有采访者称赞英国现代雕塑家亨利·摩尔,说他的作品具有古希腊雕刻的稳定性,摩尔立即阻止道:“啊,无可企及,我怎能与古希腊比。”钓雪按:真正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也知道,不论你怎么反驳。
评分最大的收获是苏珊娜·瓦拉东和民国女艺术家关紫兰。当然还有丹青老师的清奇解读,永不在正典里找得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