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艺术史家

批评的艺术史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迈克尔·波德罗(Michael Podro,1931—2008),英国艺术史家,英国国家艺术院院士,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的董事会成员。曾先后就读于剑桥大学的耶稣学院和伦敦斯莱德艺术学院。1961至1967年担任坎伯威尔艺术学院的艺术史负责人。1967至1969年担任瓦尔堡研究院讲师。1973年起担任埃塞克斯大学艺术史与理论系的教授。主要著作有《感知的多重性:从康德到希尔德勃兰特的艺术理论》《批评的艺术史家》和《描写》等。

出版者:
作者:[美] 迈克尔·波德罗
出品人:
页数:281
译者:杨振宇
出版时间:2020-10
价格:7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0184236
丛书系列:艺术史名著译丛
图书标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批评的艺术史家》是英国艺术史家迈克尔·波德罗撰写的一部关于德语艺术史学的经典之作。作者旨在考察视觉艺术文献中的一个核心传统,大致涵盖1827至1927年这段时间里,以歌德、康德、席勒作为开端,从黑格尔、施纳泽、鲁莫尔、桑佩尔,发展到李格尔、沃尔夫林、施普林格、瓦尔堡以及潘诺夫斯基的艺术史写作。

本书堪称这些重要艺术史家的一个个精彩“学案”。作者研究分析这些艺术史家的思想,不只是对于近一个世纪德语艺术史学发展的爬梳剔抉和条分缕析,更是让我们理解一个事实:艺术观念本身也是历史事实,即所有的艺术史文献不仅仅是关于艺术的历史文献,其本身就是在书写历史,是艺术史的重要部分。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书中,英国艺术史家波德罗以自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个世纪间的德国哲学美学传统为基点,对包括黑格尔、鲁莫尔、李格尔、沃尔夫林、瓦尔堡以及潘诺夫斯基在内的艺术史家考察历史的方式做出了考察。他以康德-黑格尔的逻辑中心串联起一个隐性的、关于艺术史家如何考察往...  

评分

书中,英国艺术史家波德罗以自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个世纪间的德国哲学美学传统为基点,对包括黑格尔、鲁莫尔、李格尔、沃尔夫林、瓦尔堡以及潘诺夫斯基在内的艺术史家考察历史的方式做出了考察。他以康德-黑格尔的逻辑中心串联起一个隐性的、关于艺术史家如何考察往...  

评分

书中,英国艺术史家波德罗以自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个世纪间的德国哲学美学传统为基点,对包括黑格尔、鲁莫尔、李格尔、沃尔夫林、瓦尔堡以及潘诺夫斯基在内的艺术史家考察历史的方式做出了考察。他以康德-黑格尔的逻辑中心串联起一个隐性的、关于艺术史家如何考察往...  

评分

书中,英国艺术史家波德罗以自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个世纪间的德国哲学美学传统为基点,对包括黑格尔、鲁莫尔、李格尔、沃尔夫林、瓦尔堡以及潘诺夫斯基在内的艺术史家考察历史的方式做出了考察。他以康德-黑格尔的逻辑中心串联起一个隐性的、关于艺术史家如何考察往...  

评分

书中,英国艺术史家波德罗以自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个世纪间的德国哲学美学传统为基点,对包括黑格尔、鲁莫尔、李格尔、沃尔夫林、瓦尔堡以及潘诺夫斯基在内的艺术史家考察历史的方式做出了考察。他以康德-黑格尔的逻辑中心串联起一个隐性的、关于艺术史家如何考察往...  

用户评价

评分

和自己论文很有关的书,接下来准备看点康德,以及感觉自己快不是学哲学的了。

评分

和自己论文很有关的书,接下来准备看点康德,以及感觉自己快不是学哲学的了。

评分

这书看的好难受啊,也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比较幸运的话,部分篇章还能知道个大概观点,我之前学习过沃尔夫林和李格尔的理论,于是相关篇章还算读的比较顺,而像不太了解的桑佩尔,瓦尔堡这些,看完就是面面相觑,一片空白,连个基本观点也提炼不出来,真心不适合没有艺术史论基础的读者入手,但如果真的融会贯通,对相关理论家比较熟悉的话,似乎这本书的内容也只能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有点像鸡肋一样,只能说这本书是作者搞研究的一家之言,但在普及和提高的处理上没把握好吧

评分

第一次读不明觉厉,二刷五味杂陈?

评分

虽然体系化的解释往往扞格难通,还是唯有观念构造才是复活往昔鲜活经验的途径。沃尔夫林“历史学家的幸运:看到一切源起都有目的,一切偶然终成必然”,原来艺术史里也有“辉格解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