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龙(1952- ),日本最受欢迎的国民作家之一,曾任日本芥川奖评委(2000-2017)。24岁发表处女作《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在日本社会引起巨大轰动,被授予第19届群像新人文学奖和第75届芥川奖。出道40多年间,才华横溢,特立独行。不仅出版长短篇小说、随笔评论、书信访谈等逾百部,更是游走于音乐、电影、舞台剧等各类艺术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日本经历了经济飞速发展阶段,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成熟期。然而,物质生活水平的空前提高,并未给生活在东京福生区美军基地附近的一群青年男女带来幸福;相反,在他们眼里,社会就像一只巨大的黑鸟,在城市上空投下令人无处逃遁的阴影,压得自己喘不过气。这群人整日无所事事,沉溺于放浪形骸的生活。但在狂热过后,却发现自己对人生迷茫如故。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非常规的青春小说,带有自传性质,描写了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经济空前繁荣,一群失去人生目标的日本青年,在横田美军驻日基地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作品充满酒神般的狂欢气质,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短暂的快慰和其后的虚无感、绝望和焦虑。新版特别收录村上龙发表作品25年后的回顾解读《关于“丧失感”》。
~
·日本文坛才子村上龙24岁时(1976年)发表的小说处女作,一举夺下日本文学最高奖芥川奖以及群像新人奖。
·作品长销不衰,仅在日本总发行量已超过350万册,在年轻人的知名度可媲美西方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品内容大胆不羁,语言风格强烈,开创“透明族”的文学流派,在青年读者圈,尤其是亚文化读者圈里,具有极高的人气。
残酷的青春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燕尾蝶,在路上 或许从前到现在,青春的方式都是一样的,只是没有人让我们看到罢了 对于那些残酷的、迷茫的、徘徊的年轻生命,苦闷和压抑让他们需要一个释放的出口 时代的转型让人猝不及防,还没来得及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
评分于是我慢慢地、随心所欲地把我的所见和所思组合起来,搜寻做过的梦,搜寻读过的书,搜寻所有的记忆,经过相当的时间,它们便形成了一幅照片,或者是一种纪念照似的情景。 我把新跳入眼帘的景物一个个加入到照片里,终于,那照片里的人物活动了,会说话唱歌了。于是,必然地,它...
评分上次这样在24小时之内沉进去看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呢? 怀着观看惊悚片一样的惊惧,却真实地好像正在手边发生。第一人称的「龙」、「致丽丽的信——后记」以及后记里“不要以为我写了这小说就变了,我还是老样子。”分不清虚幻与真实,还是只是村上龙开的一个长如几周梦境般的玩...
评分战后的日本可以说是世界最荒凉的地方,不在于物质资源的匮乏,而在于精神世界的崩塌。一个崇尚崇拜与等级尊严的民族,却在赌上自己国家命运的冲锋中败下阵来。狂热到偏执的武士国在儒家思想和西方近代人文主义交汇中愈发找不到自我。 而在战后出生的诸如村上龙一代作家,可以说...
评分我是先读了上海译文张唯诚版再来读这个版的 明显这个版本要比上海译文的新版要好(其实这个版本就是网络上流传甚广的那个版) 张唯诚版里面有很多长定语的句子,毫无美感。相较之下,在这个版本里面,有很多在张唯诚版里面的长句被切割成短句,读起来很有节奏感,不会太迷乱。...
“丧失感”与孤独相关,由于莫名的“丧失感”,年轻一代逐渐变得透明空虚。蓝色又代表着孤独和忧郁,如此,这或许就是“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那些陷入空虚的孤独年轻人啊!
评分书中的那些细致描写(现实的、迷幻的、现实与迷幻交织的……)还是值得学习的。
评分“丧失感”与孤独相关,由于莫名的“丧失感”,年轻一代逐渐变得透明空虚。蓝色又代表着孤独和忧郁,如此,这或许就是“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那些陷入空虚的孤独年轻人啊!
评分像一张精致的拍摄垃圾堆的摄影作品。
评分感觉这个评分略低了,情绪电影一样的写作,没有清晰的故事人物,而是一种氛围和状态。村上龙说想写丧失感,读这本书还是需要了解一下时代背景,并不是一本只在写吸毒滥交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