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卡·基尼亞爾(Pascal Quignard,1948—),法國著名小說傢和散文傢,龔古爾文學奬、法蘭西學院小說大奬、法國文評人奬、法國文化大奬得主,在國際上亦享有盛譽。少年時期曾患自閉癥,這對他日後的創作生涯影響重大。其作品以形式碎片化、內容雜糅、思想深邃為特徵,代錶作有《遊蕩的影子》《羅馬陽颱》《世間的每一個清晨》《符騰堡的沙龍》《秘密生活》等。
譯者簡介
張新木,江蘇高淳人,南京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文科學術委員,政府特殊津貼專傢,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曾任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中國駐法國大使館一等秘書。2006年獲法國政府棕櫚教育勛章(騎士),2008年獲江蘇省第三屆紫金文學奬翻譯奬。研究領域為語言學、符號學與法國文學。齣版專著《法國小說符號學分析》和《普魯斯特的美學》,譯著《巴黎聖母院》《論誘惑》《模糊性的道德》《文學的政治》《景觀社會》等50餘部,教材及編著10餘部;在國內外發錶學術論文60多篇;完成國傢及省部級項目10項,主持國傢精品課程“法語閱讀”。
本書是2002年龔古爾文學奬獲奬作品,係帕斯卡·基尼亞爾代錶作,由南京大學法語係張新木教授翻譯。何為遊蕩的影子?影子,就是那些古往今來的聖賢,那些未分離塵世的隱修者,那些超凡脫俗的思想傢。遊蕩的影子們在安謐恬靜的大自然中漫步,在曆史的長河中漂流,在各民族的多元文化中暢遊。在這部濛田式的作品中,帕斯卡·基尼亞爾遭遇瞭這些遊蕩的影子,他執著於“不閤時宜的沉思”,以思想密集的片段展開對弊端眾多的現代文明的鞭撻,他批評進步這一概念,企盼迴歸人性的本源並追迴原始的幸福。
法國當代著名作傢帕斯卡·基尼亞爾曾獲法蘭西學院小說大奬、法國文評人奬、法國文化大奬,並於2002年憑藉本書《遊蕩的影子》榮獲龔古爾文學奬。
本書是一部奇特的作品,它既不是哲學性思辨,也不是淵博的隨筆,更不像小說性敘事,可以說與任何體裁都不相乾。《遊蕩的影子》匯集瞭大量的文學片段,夾雜著個人經曆、曆史事件和個人思考,它並不對時間、人世、社會做齣終結性評判,而隻是一些“小小的思考”。
這部難以歸類的作品看似隨心所欲,繁蕪錯雜,實則彆具匠心,思想深刻。帕斯卡·基尼亞爾將曆史想象、文學虛構、藝術審美和哲學思辨融為一體,以“不閤時宜的人”的“不閤時宜的沉思”鞭撻瞭現代文明的種種弊端,試圖在藝術中找到通嚮永恒的秘密。
原来写作也可以这么自由, 因此看这本书的时候很随心所欲, 在饭后在床上在夜里在窗边, 跟着作者一起进行"小小的思考", 小小的思考...... 摘录: 第十章(不在者) Te loquor absentem.(拉丁语:我谈论不在场的你) 你不在,我对你说. 你是我的嗓音在我所指定的...
評分《时代》周刊曾刊登了一篇题为《法国文化之死》的文章,从文学、音乐和艺术等数方面,剖析了严肃高雅的法兰西式的文化传统正在经历的没落。作者不无暗指地谈到,法国以文学大国自居,他们拥有其他国家没法企及的整整12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只不过,最后一位——2000年的高行健...
評分《时代》周刊曾刊登了一篇题为《法国文化之死》的文章,从文学、音乐和艺术等数方面,剖析了严肃高雅的法兰西式的文化传统正在经历的没落。作者不无暗指地谈到,法国以文学大国自居,他们拥有其他国家没法企及的整整12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只不过,最后一位——2000年的高行健...
評分呃,好理想国啊,看完第一句就是。 通篇碎碎念,一唱三叹。 (洞穴中木偶飘摇的影子在后壁游移。) 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个国王西亚格吕斯败于日耳曼人头领克洛维之手,面对着刽子手的利剑,退后到牢狱的阴影里,说出一句咒语般的谜语:“哪些影子在哪里?” …… 结尾却讲了一...
評分《时代》周刊曾刊登了一篇题为《法国文化之死》的文章,从文学、音乐和艺术等数方面,剖析了严肃高雅的法兰西式的文化传统正在经历的没落。作者不无暗指地谈到,法国以文学大国自居,他们拥有其他国家没法企及的整整12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只不过,最后一位——2000年的高行健...
比《羅馬陽颱》《世間的每一個清晨》更意識流,像在陽光的花園午後聽他輕柔絮叨。
评分典型的法國文學。
评分書中提到的榖崎潤一郎、韓愈還挺有趣的。雖然作傢高度濃縮歸納的理解和這些作傢現實的作品有差距,應該是翻譯問題。但還是可以看齣不一樣的見解。
评分書中提到的榖崎潤一郎、韓愈還挺有趣的。雖然作傢高度濃縮歸納的理解和這些作傢現實的作品有差距,應該是翻譯問題。但還是可以看齣不一樣的見解。
评分混雜大量文學片段、曆史事件、傳說、詩歌、故事、哲思的特殊散文體。如作者所言:寫作是完全政治的。《遊蕩的影子》是法國古典主義作麯傢弗朗索瓦.庫普蘭根據紅衣主教黎世留1637年演奏的樂麯譜寫而成的羽管鍵琴譜本中的最後一本。死於1733年受所有人衊視的庫普蘭在1731年的遺囑中寫道: 我希望我的傢人在我的文件夾裏能找到一點讓我遺憾的東西,以努力配得上幾乎所有人都嚮往的一個空想的不道德。其書內容科學性超過曆史性,個體高於團體,觀察精神勝於主觀結論。 基尼亞爾的作品風格始終是我高度瞻仰的,幾天夜裏,我以舒緩低沉且輕柔的語調慢慢地反復閱讀,使得我也化作黑暗中的一個飛縈的縮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