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E.勞倫斯(1888-1935),英國軍官、外交官。1910年至1914年間,擔任大英博物館在幼發拉底河畔的卡赫美士考古隊的助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投筆從戎,先在倫敦的參謀總部地理部門工作,後奉派至開羅的情報部門。1916年,阿拉伯建國主義者起身反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勞倫斯前往麥加收集情報,在形勢推動下成為阿拉伯起義團體的英軍聯絡官。1919年,成為英國參與巴黎和會的代錶團成員,緻力於推進阿拉伯獨立。盡管勞倫斯努力不懈,敘利亞、巴勒斯坦和伊拉剋依舊成為法國和英國的托管地。1921年擔任英國殖民部中東署阿拉伯事務顧問,次年辭去該職務,加入英國皇傢空軍,擔任地勤技師。 在軍事上,他是巴勒斯坦戰役的決定性人物,當代戰略專傢貝文•亞曆山大把他和拿破侖、毛澤東、隆美爾等人並列,認為他是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將領之一,對遊擊戰的理論發明貢獻尤多。勞倫斯的著作還有散文體譯作《荷馬的奧德賽》和《十字軍城堡》《鑄造廠》等。
本書記錄瞭T. E.勞倫斯在沙漠中的戰爭迴憶,被公認為英語文學中最偉大的現代史詩。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勞倫斯毅然放棄考古工作,進入開羅軍事情報部,負責中東地區的情報收集及戰略建議。當時英軍認為,以承諾讓阿拉伯人在戰後獨立為名,使阿拉伯建國主義者與英國站在同一陣綫,由內陸起兵反抗統治他們多年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將有助於協約國在中東地區取得壓倒性勝利。勞倫斯因緣際會於1916年底成為阿拉伯起義運動領袖之一,費薩爾陣營中的英軍聯絡官。至1918年,勞倫斯巧用機謀,在阿拉伯部落間引燃獨立建國的燎原之火,善用阿拉伯部落擅長的遊擊戰術,以及阿拉伯沙漠漫無邊際、變化難測的特性,率領三韆阿拉伯起義軍,神齣鬼沒,專事破壞土耳其的補給鐵路,牽製瞭五萬以上的土耳其正規部隊,創下曆史上代價最小而獲利巨大的戰果。
他們由麥加北部齣發,經過烈日無水的艱睏地帶,穿越世人畏懼的內夫得沙漠,以落後的武器、匱乏的火藥與糧食,一站站攻下延布、沃季、阿卡巴、馬安,於同年10月直抵土耳其統治重鎮大馬士革,完成爭取自由的首要目標。很難想象,這位在沙漠中率領阿拉伯人擊退土耳其現代部隊的傳奇人物當時未滿三十歲。
吕叔湘先生所译的《沙漠革命记》,原本是《智慧七柱》(Seven Pillars of Wisdom)的一个节本。劳伦斯(T. E. Lawrence)的回忆录重点不在自身的过往,而是他曾为之浴血的那片土地和那场战争。 一直没有看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因为先看了《Venus》,当年饰演劳伦斯的蓝...
評分史惠风是我的老师,当年被他洋洋洒洒的花体字震撼得不行,听他讲他怎么翻译这本书的时候佩服死了。我最记得的一句话是:着是一本没有女主角的书。
評分·有趣而传奇的生涯·诡异刺激的职业·是非混迹的后世批判· Thomas Edward Lawrence 拥有着世间最让人梦恋的身份或者说是角色— 外交官(间谍),军人(空军和陆军),作家(如本书),译者(《奥德塞》的英译),还有隐士··· 且不说其被法西斯希特勒赞赏有加··也不说其...
評分 評分看节译本有一点好,无需担心情节拖沓或者描写冗长,尤其适合已经了解历史进程的读者:从劳伦斯刚登上吉达港就等着他重塑大马士革的荣光。 当年最喜欢包宿画图时看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换平时也耐不住四个小时的性子;深夜调水彩,对着屏幕里的劳伦斯也在画水彩渲染图;正如...
這是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主角勞倫斯關於其在一戰期間參加阿拉伯起義的自傳或迴憶錄。但是由於書中沒有行軍圖或地圖,不便於理解起義的軍事過程。書中描繪瞭阿拉伯地區的風土人情,部落認同感強但民族國傢認同感較低以及英法對阿拉伯的欺騙。主角有著夾在祖國和阿拉伯之間的無奈,為瞭理想和解放,是個拜倫式的理想主義者。
评分譯本不錯,看瞭捲一,以後繼續。
评分讀完纔明白為什麼叫他“阿拉伯的勞倫斯”,真是再貼切不過。阿拉伯人說得可愛又對得不得瞭,英國人是英國人,勞倫斯是勞倫斯。
评分人生之書般的好看。
评分因為是勞倫斯實打實的行軍日記,所以其實不用看完,後半本挨個炸鐵路是特彆樸實的流水賬。比較有意思的是勞倫斯作為英國人和起義煽動者的糾結。另外這書翻譯太隨性瞭,不少用詞已經超齣意譯範疇屬於發散想象力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