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书信 日记书信 谷林 扬之水 *上海译文出版社* 现当代文学 散文随笔 2.散文随笔
发表于2024-11-25
爱书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这是中国最后的书信。”
文史大家谷林与扬之水的通信专集。
文本独特珍贵,精心整理。
194封书信首次整理系年发布,其中近百封首次面世。
谷林书信在当代文人著述中堪称一枝独秀,是中文运用及书信写作的典范。
书信内容亲切有雅趣,诚挚又灵动。
中国文化难得的雅正与灵性相融的文化风貌,尽在一册。
扬之水作序,陆灏、沈胜衣作跋。文章或素朴或灿然,情感深挚绵长。
--------------------------------
谷林和扬之水是当代文化界具有独特建树与人格的学者、读书人,其交往最见风格的就是持续近二十年的通信往来。二人以书信为媒介和载体,缘起于1990年代,身为《读书》编辑的扬之水,与兼任作者、义务校对和义务评论员的谷林先生,以读书、写作、编辑、文史考证及文坛往来为主要谈资,兼及深厚澄明的情谊,绵延保持了二十年风格鲜明、至为难得的文化与个人交往,直至2009年谷林去世。
本书首次整理汇集1990至2008年间,扬之水女史存谷林先生全部书信及扬之水致谷林先生部分书信,是两位学者、读书人近二十年交往和精神交流的记录,所记以“书”(信札与书籍)为中心,谈论交流读书所得、文稿编校、书札交换及书界人情。
全书收录信札共194封,大部分从未刊布,整理收录内容为:1、扬之水存谷林全部书信156封(其中系年144封,未能系年12封,时间跨度为从1990年8月8日第一通到2008年10月11日最后一封);2、扬之水致谷林书信38封(全部系年),这部分重要性和可读性丝毫不弱于主体部分,只是扬之水谦逊低调,执晚辈之礼,自降一格为附录,并附写于2008年12月得知谷林去世时写下的纪念文章《谷林先生的最后一通来书》;3、两位通信人共同友人陆灏、沈胜衣分别撰文,回忆谷林与扬之水交往,作为跋收尾;4、扬之水作序《写在前面的几句话》,言简情深,总领全书主旨与格调。
这本首次整理出版的书信集,所谈或有事,如为《读书》校文稿、作者与编辑间的约稿往来,交换所读书籍,读书界人事往来,兼及近况,中心议题都是“书”,可一窥那二十年时代的读书和出版的景象。然而更多无事,用扬之水的话说就是:晚年所作书信的内容,认真论起来,很少有“事”,更鲜有“急事”,淡墨痕,闲铺陈,不论大小,一纸写尽竟,便正好收束。……这一束书简里要紧的并不是保存了怎样的史料,而是特别有着文字和情意的好,也可以说,是为去古已远的现代社会保存了一份触手可温的亲切的古意。止庵亦曾有文章言及:谷林所面对的,是已成为一种时代病的无所不在的粗糙,在这样的氛围中,他的精美几乎成为绝无仅有的了,他仿佛是作为文化的值守而出现的。
书名由扬之水女史取自代表谷林先生心性风格的吴梅村诗句;“惯迟作答爱书来”,并选印数封手书影印作插图,由精于文博图书设计的李猛整体设计排版制作,文质彬彬,以此纪念谷林先生(1919-2009)百年诞辰。
作者:
谷林(1919—2009),本名劳祖德。1975年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参加历史文献的整理,举十四年之力完成230万字《郑孝胥日记》的点校。曾长期担任《读书》杂志编辑、校对及义务评论员。著有《情趣 知识 襟怀》《书边杂写》《淡墨痕》《书简三叠》等散文作品,信札类有《谷林书简》《书简三叠》整理出版。
扬之水,本名赵丽雅,1986年至1996年,担任《读书》编辑,张中行《负暄三话》为其立传。1996年,扬之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师从孙机深入研究文物考古,用考古学的成果来研究文学作品,对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名物或物象有精彩的阐释,主要致力于先秦文学与古代名物研究。其代表作品有《终朝采蓝》《古诗文名物新证》《诗经名物新证》《读书十年》等。
编者:
秦蓁,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青年学者,笔名撄宁。
“读书未必有成,因之也未必有用。” “生老病死,时至即行”,此之谓“安命”。 无用之事,安命之时。
评分世缘已渐忘,爱此犹骨肉
评分谷林先生的风度令人神往。
评分“读书未必有成,因之也未必有用。” “生老病死,时至即行”,此之谓“安命”。 无用之事,安命之时。
评分“读书未必有成,因之也未必有用,但我以为这总是人间最好的东西,值得用最热切的感情去爱。”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爱书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