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金瓶梅 扬之水 名物研究 名物 文化史 明代 人文历史 古典文學
发表于2024-12-22
物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是作者以学术随笔的形式辨证名物之作,部分文字曾先期刊发于《书城》杂志。一些古籍笺注著作中对于名物的注释,往往存在一些不准确或错误之处,扬之水以此为入口,对涉及到的一些名物进行细致的考订工作,并辅以大量图片为证。
扬之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名物研究,著有《诗经别裁》《先秦诗文史》《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三卷)《棔柿楼集》(十卷)、《〈读书〉十年》(三册)等。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关于《金瓶梅》服饰的讨论,在这本书里扩展为更加细致全面甚至可以对照文物的研究。西门庆家物相现形,感想只有“太奢侈了靠!”
评分看书粗,不光不求甚解,解不得的直接就忽略过去,书中所得甚少,也就看个热闹。别人一点一点解来,好像新书一般,又好像帐幔揭去,浓雾飘散,细节一一显现,明亮耀眼——一样看书,我倒好像给书蒙尘了似的。书如此,世事也如此,浮光掠影终究得不到什么。
评分漂亮!如果只从文物考证的角度讲器物,就是外行看热闹的事了,但《金瓶梅》里的物,往往是叙事的眼目与关隘,文与物的交织显得别具匠心。《包法利夫人》中也有作为线索的物,一个马鞭、一个烟盒,都是草灰蛇线,提示与勾连着故事线索,可是论精细与雕琢,中国古代器物文化似乎更胜一筹,同时期的欧洲小说里,并不会对器物文化做如此浓墨重彩的描绘,在相似的研究书籍《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里,呈现的器物也都缺少一种“雕琢感”——虽然雕琢也不意味着“好”。器物与色彩的迷狂,从《金瓶梅》一直延续到了张爱玲。把瓜子一粒粒嗑好了,包在汗巾里,再放入漆盒内——这个撩汉大法厉害了。
评分写小说可以用
评分作为读《金瓶梅》的工具书真是太好了!《金瓶梅》里什么一窝丝、银丝(髟狄)髻、围发云髻儿之类的常常出现,本来是一点儿概念都没有。读了本书的介绍,对常见的装束至少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作者是专门研究金银首饰的,《古诗文名物新证》里也讲了很多首饰可作参考,还种草了《奢华之色》。除此之外,书中提到的《明式家具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也列入我的书单啦!
最近正好读金瓶梅,看到里面对一件器物,一样穿戴,一处环境的描述,脑子里总是无法自动去还原那个形象,西门庆家的富贵奢华也就无从确切感受。近来发现,我们对一个时代的想象往往多是形而上学,并不从那个时代的器物而来,是当时的人,文学和一种画面渲染出的气象。影视剧里...
评分《金瓶梅》一书描写的明代市井生活距今足足有五百年之久,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十分陌生了。明人的日常生活中吃穿用度、人情百态等,在《金瓶梅》这部书中是得到了极大的真实再现的。然而,因了时空的阻隔,对于理解这部书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障碍。其中的名物,虽也有熟悉的,但大...
评分如果有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史”,能将清末民初直至今日的史学研究格局、撷取研究对象的流变做一详细梳理的话,人们不难看出,史学研究一百年来越来越远离无所不容的“通史”性写作,而愈发向见微知著、向越来越小众的名物层面偏移;更从大的历史格局面前走开,而从世俗生...
评分《物色》是我读扬之水老师的第二本书。扬之水,1954年出生于浙江诸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扬之水系赵丽雅笔名,出自《诗经·国风·郑风》:“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 当代《金瓶梅词话》研究,与《红楼梦》研究一样,大多着眼于文学、历史、政治、...
物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