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妥协

男性妥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蔡玉萍,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硕士、博士,现为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教授。2013年以富布赖特访问学人身份赴美国哈佛大学交流,2016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出任资深访问研究员。2017年获香港中文大学颁发的杰出研究学者奖及校长模范教学奖。

彭铟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硕士,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现为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2008年、2009年先后赴牛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学术访问。2017年起,任国际知名学术期刊Gender & Society编委。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蔡玉萍
出品人:
页数:195
译者:罗鸣
出版时间:2019-7
价格:38.00 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6522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性别研究 
  • 人文社科 
  • 农民工 
  • 中国 
  • 社会 
  • 中国大陆 
  • 中国研究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通过对中国深圳、东莞和广州266名农民工的深度访谈,本书描述了中国的城乡迁移对家庭和性别关系的改变。而这一探讨,是通过聚焦于男性和男性气质的改变来完成的。

作者在书中展示了这场始于三十多年前的大规模城乡迁移是如何重塑男性农民工作为爱人、丈夫、父亲和儿子的角色的。在这场为了生计的“搏斗”中,男性农民工做出了“男性气质的妥协”:他们通过在夫妻权力和家务分工中做出让步、重新定义孝顺和父职等方式,努力维护着家庭中的性别界线和他们在家庭中的象征性的支配地位。

这些男性农民工及其家庭的故事,也揭示了中国经济改革、现代化和社会转型的另一个侧面。

本书荣获国际社会学协会移民研究2018年度最佳图书奖 (International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RC31 Sociology of Migration 2018 Best Book Award)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9/12/26/%e7%94%b7%e6%80%a7%e5%a6%a5%e5%8d%8f/] 男性妥协:中国的城乡迁移、家庭和性别 蔡玉萍、彭铟旎 / 罗鸣、彭铟旎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9-6 子扉我 2019年秋 季风异次元空间二世 原载[回响编辑部]微信2019年12月28日  

评分

一、引言:城乡长期流动与农民工家庭变迁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打工劳动力的主体,其城乡流动模式已发生转变,改革早期(改革开放开始至21世纪初)的单身工人婚前短暂流动和婚后以男工为主的循环流动已转变为农民工家庭或夫妻的长期流动,农村“空心化”...  

评分

来自河南农村的老沈,是深圳一家台湾电子工厂的一名生产线操作工。和中国千千万万打工者一样,他和妻子在城里打工,然后把大部分收入寄回河南,供养留在老家的两个女儿。经济上的支持并不能弥补情感的疏离,老沈对两个女儿深感歉疚。大女儿三岁的生日,祖父母买了生日蛋糕庆祝...  

评分

看的总算明白了,当时在北京三里屯里某书店的社科类书柜挑挑拣拣,看见这个,拿起来翻了会介绍,觉得有意思就买了。 没想到这个书成为了我理解我爸妈非常有用的书,本书借助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的贯通去分析男性如何在城乡迁移中应对自己的恋爱、婚姻、养育孩子、父母养...

评分

来自河南农村的老沈,是深圳一家台湾电子工厂的一名生产线操作工。和中国千千万万打工者一样,他和妻子在城里打工,然后把大部分收入寄回河南,供养留在老家的两个女儿。经济上的支持并不能弥补情感的疏离,老沈对两个女儿深感歉疚。大女儿三岁的生日,祖父母买了生日蛋糕庆祝...  

用户评价

评分

很有意思的研究角度,略显生硬的理论研究,与潘绥铭的理论正好算是反向研究,潘绥铭认为二十世纪正是因为中国女性不断的解放自我,发出声音,使得社会越来越进步。这本书主要探讨农民工进城过程中发生了诸多社会身份以及个体经济社会地位的迁移,使得男性为了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做出了诸多妥协,正是因为男性被迫妥协,才使得家庭关系在新时代中仍能得以稳固。

评分

已购。翻译过来有种出口转内销感,不够深入。关键词是男性气质。城乡迁移为家庭和性别协商创造了新的情境,但是中国男性农民工对这些新情境的回应并没有陷入“反抗-服从”的传统二元体系之中。男性农民工坚持维护的是中国父权制的两大基础——父系族氏和从夫居,但是对于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界线则采取妥协退让的态度。迁移使得男性农民工能够通过在经济上支持他们的父母和子女来履行自己的角色,但同时也带来了复杂的情感后果。

评分

很有意思的研究角度,略显生硬的理论研究,与潘绥铭的理论正好算是反向研究,潘绥铭认为二十世纪正是因为中国女性不断的解放自我,发出声音,使得社会越来越进步。这本书主要探讨农民工进城过程中发生了诸多社会身份以及个体经济社会地位的迁移,使得男性为了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做出了诸多妥协,正是因为男性被迫妥协,才使得家庭关系在新时代中仍能得以稳固。

评分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9/12/26/%e7%94%b7%e6%80%a7%e5%a6%a5%e5%8d%8f/

评分

倒不觉得是男性气质的妥协(况且什么是男性气质太难定义),是作为人的妥协。渐渐地会觉得,其实很多关于性别的探讨,最终应该回到人本身,作为“人”的尊严、权利与无可奈何。不过也算提供了一个新视点,用别人的眼睛看看世界。 #谢谢临桌男生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