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蔡翔 文学史 社会主义文学 当代文学 革命 文学 现当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理论
发表于2025-02-03
革命/叙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分九章,从国家和地方、英雄和传奇、动员结构、技术革新、劳动等不同方面对1949-1966年期间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叙述与文化想象进行了多种角度的讨论。在本书中,文学史始终处在和政治史或者思想史积极对话的过程中间。作者在强调了中国革命的正当性的同时,并没有刻意回避其经历的曲折,而是在整个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探讨其发生的必然性,这一讨论也使本书进入了现代性的核心部分。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
五/六刷,唯一一本看得太多,以至于翻散了又重新买了一本的学术书籍。从学年论文到毕业论文到现在,似乎每次思考的问题总能在这本书中找到部分的答案。或许它确实存在各学科理论浅尝辄止甚至引用粗糙的问题,但最为神奇的是,蔡老凭借其感性的亲身经验、远非精致的分析,却恰恰得出了最接近于真实准确的结论,无论是历史判断还是文本分析。就连其点到为止的理论引用(如杜赞奇、史华兹、德里克、迈斯纳)都模糊但极具启发性地为许多研究指明了拓展方向。更为珍贵的是,蔡老作为从工厂走出的工人,作为革命时代的亲历者,将其对于国家、历史、革命的热情和理解完全地融注在每一次解读、每一个判断中,使得那些未经过精致论证的句子都因经过真挚情感的中介,而抵达了一定的思想史的真实。崇敬蔡老,一位真正有历史感的学者,一个与国家休戚与共的人。
评分力透纸背,金句超多
评分糟糕的写作消解了超越文学纵谈社会的野心。
评分五/六刷,唯一一本看得太多,以至于翻散了又重新买了一本的学术书籍。从学年论文到毕业论文到现在,似乎每次思考的问题总能在这本书中找到部分的答案。或许它确实存在各学科理论浅尝辄止甚至引用粗糙的问题,但最为神奇的是,蔡老凭借其感性的亲身经验、远非精致的分析,却恰恰得出了最接近于真实准确的结论,无论是历史判断还是文本分析。就连其点到为止的理论引用(如杜赞奇、史华兹、德里克、迈斯纳)都模糊但极具启发性地为许多研究指明了拓展方向。更为珍贵的是,蔡老作为从工厂走出的工人,作为革命时代的亲历者,将其对于国家、历史、革命的热情和理解完全地融注在每一次解读、每一个判断中,使得那些未经过精致论证的句子都因经过真挚情感的中介,而抵达了一定的思想史的真实。崇敬蔡老,一位真正有历史感的学者,一个与国家休戚与共的人。
评分五/六刷,唯一一本看得太多,以至于翻散了又重新买了一本的学术书籍。从学年论文到毕业论文到现在,似乎每次思考的问题总能在这本书中找到部分的答案。或许它确实存在各学科理论浅尝辄止甚至引用粗糙的问题,但最为神奇的是,蔡老凭借其感性的亲身经验、远非精致的分析,却恰恰得出了最接近于真实准确的结论,无论是历史判断还是文本分析。就连其点到为止的理论引用(如杜赞奇、史华兹、德里克、迈斯纳)都模糊但极具启发性地为许多研究指明了拓展方向。更为珍贵的是,蔡老作为从工厂走出的工人,作为革命时代的亲历者,将其对于国家、历史、革命的热情和理解完全地融注在每一次解读、每一个判断中,使得那些未经过精致论证的句子都因经过真挚情感的中介,而抵达了一定的思想史的真实。崇敬蔡老,一位真正有历史感的学者,一个与国家休戚与共的人。
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初版于2010年,是当代文学史的又一部力作。蔡翔自谓:在新世纪进入学院体制工作后,才开始将自身经验和感觉进行知识化工作。因此,《革命/叙述》是他“知识化”的产物。蔡翔进入学院体制的转变,在于他自觉地尝试新...
评分最初接触到“十七年文学”这一概念,是通过洪子诚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尽管作者文笔十分克制,我仍然对书中描述的“政治对文学的摧残”感到愤怒,几欲弃书,但最终还是读完了此书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文学”的部分。洪子诚先生“一体化”的叙述,更使我对这一时期的文学深...
评分蔡翔老师这本书写得比较细致,可以说既是一本文学研究著作,更是对60年代人自身体验的书写,值得精读。 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文学青年”出现的讨论。20世纪中国,举凡“五四”“抗战”“建国初”一直到80年代,社会一旦发生变动,“文学青年”就应唤而生,实在...
评分等蔡老师这本书很久了。谁知一时疏忽,结果卓越网上就卖没了,害得我在其他不方便的网站找了很长时间,总算订到了,现在还没有到。
评分最初接触到“十七年文学”这一概念,是通过洪子诚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尽管作者文笔十分克制,我仍然对书中描述的“政治对文学的摧残”感到愤怒,几欲弃书,但最终还是读完了此书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文学”的部分。洪子诚先生“一体化”的叙述,更使我对这一时期的文学深...
革命/叙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