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由纪夫(1925-1970),日本作家。本名平冈公威,生于东京一个官僚家庭。1949年发表长篇小说《假面自白》,确立作家地位。1970年11月25日写完《丰饶之海》第四卷《天人五衰》后自裁。一生共创作40部中长篇小说、20部短篇小说及18部剧本。代表作品有《虚假的告白》、《潮骚》、《春雪》、《志贺寺上人之恋》、《金阁寺》等。
其前期作品唯美主义色彩较浓,后期作品表现出一种可怕的艺术倾斜和颠倒。
三岛由纪夫的成名作,发表于1949年,中篇小说,通过倒错的内向型自白来对内心进行理智的探索,从一种社会心理的压抑出发,来对抗传统的道德、秩序和价值观的束缚。作品的特色在于内外交错、不拘泥于事实,完全凭主人公的意识轨迹构成。
作品首先叙述“我”的出生和家庭状况,而后将读者引入“我”五岁时光怪陆离的内心世界,进而描写“我”青春期大胆的心理。“我”对天生的孱弱感到羞愧,恋慕强健而富于野性的体魄,立志进行精神上的自我锻炼,但肉体的成长总令人不满。战时,“我”怀着尝试恋爱的心态接近异性,终于和同学之妹园子恋爱,但却因为感到自己能力不足而导致关系结束。战后,园子与别人结婚,但“我”却试图仍与她偷偷约会,尝试完全舍弃肉欲的精神恋爱。
如果要将人分2种的话,那可以有五花八门的答案。比如,好人和坏人,男人和女人,骗人的和被骗的等等,不过,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世界上存在两种人,一种倾向于被净化,另一种倾向于被浊化。因此同样是世间的事物,他们被感染到然后塑造出的性格也会截然不同。就好像走进一养老院...
评分朋友介绍这本书的时候对我说了一句话:“你看吧,这本书很阴郁。” “好啊,我喜欢阴郁。” 对同性的爱恋,对血的崇拜,对死亡的向往……以肉体为本向精神挑战。 查到他后来剖腹自杀。我竟然没有感到意外。写出这样一本书的人,做出什么事情都是很正常的。我觉得。 推荐给心...
评分假面自白也译作假面的告白。 书名就意味深长,我在没读这本书之前,已经了解到这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也是他在少年时期一直到成年早期,对于自己性取向的探索和记录。读完之后,果不其然,这本书包含了太多作者对于自己隐秘性欲的描写,对于自己不能具有“正常性”的痛苦挣扎、...
评分读过这套丛书中的《潮骚》《春之雪》和《假面自白》,除了《潮骚》没有什么大到碍眼的问题,另两个简直令人发指。《假面自白》中很多句子像是电子软件翻译的似的不说,还经常冒出来不知道是哪国语的单词,别告诉我三岛由纪夫就这风格,欺负我没看过别的版本的翻译怎么着??《...
评分三岛由纪夫太早顿悟了自己的人生,太早看穿了这个社会的本质,这在我们看来是悲哀的,他太早承受了太多的痛苦,意识的扭曲,灵魂上的煎熬,他终究不能坚持住人生。三岛由纪夫一直都是一个矛盾的人。社会与传统对他的压迫终究使他成为一个牺牲品,他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对抗这个社会,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物,他还是一个倾向性的同性恋,他的人生是悲哀的。命运使然,他不适合这个社会。社会病了,但是世人浑然不知,所以,病的是他。
评分“领略到置身于爱的目光下孤独难看的教训,同时又从它的反面学会了我自身对爱的拒绝 ,映照在别人眼中的我的演技,对我来说是一种试图还原本质的要求的表现,映现在别人眼里的自然的我,才是我的演技。在爱的深处,难道就没有流动与对方相似得一模一样的热望,纵令恋爱的人变得果敢,他们也只希望彼此相似,有朝一日超越彼此的存在。“对幼年苦恼的形成,对死亡的迷恋,对圣塞巴斯蒂安目眩神迷的陶醉,都有着精准微妙的捕捉和欣喜若狂的辩护。二十四岁的他留下了激烈的自我剖析,敏感、病态、不安、孤独,宁愿投身万物动人心魄的悲剧性的美感当中,维持宿命透明的秩序。三岛的索多玛城是否就是这样危险又炽热的燃烧呢,这个故弄玄虚的天才。
评分一位性倒错者的自白,对“死、夜和热血”的热爱。自我解释总是某种程度的自卫,在理性与感性、美与毁灭的语言纠缠中,总觉有一丝未尽的坦白,不过剖析童年实在是一种太大的痛苦,需要的敏感和勇敢已非常人所能及也。“从坡道上迎面走下来的男人”这个意象,既是他人生最初的恐惧,也是他的向往。
评分要读三岛,就要一口气读完的,否则你会在他自我对暴烈的美的探索里被他的焦灼和狂热牵绊,与其如此,倒不如一头栽进去。他的死是在阴郁的童年就埋下伏笔的,但终究是他所追求的美感的实现,也无需惋惜。
评分字字句句都精致地很 肉欲上倾向男人 灵魂上爱着女人 但其实所爱的形象都是自身完美形象的投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