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摩·福斯特(E.M.Forster, 1879-1970),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被誉为与D.H. 劳伦斯齐名的20世纪的伟大小说家。
他著有六部长篇小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最长的旅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别业》、《印度之行》、《莫瑞斯》,还著有两部短篇小说集,两部散文集,一部演讲集《小说面面观》,一部游记,两部人物传记。
《莫瑞斯》完稿于1914年,因内容涉及同性恋情,迫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福斯特生前始终没有发表,直到他去世后,于次年1971年才得以出版。作者在书中肯定同性恋,走在时代之前。
这是一部描写同性恋情的小说,莫瑞斯和克莱夫是剑桥大学的同学,他们背负社会歧视的压力相爱三年,克莱夫突然提出中止这段感情,遂与安妮结婚。这一变故使莫瑞斯几乎精神崩溃,走上自杀的道路。他寻求心理医生的治疗,谴责自己有罪,直到遇见深爱他的猎场看守者阿列克为止……
原文初稿完成于1914年,萧乾与作者福斯特交谊甚深,是有幸读到此稿的唯一的中国人。萧乾去世后,其妻文洁若以全新的译本来纪念两位作家之间弥足珍贵的友谊。
先看的电影,后看的书。相比之下,书比电影好。 伊沃里的电影虽然拍得美,但节奏不对,该慢的地方没有慢下来,这也是他导演的通病。在电影中,莫瑞斯和克莱夫的性格多少都被弱化了。那时我光顾着花痴威尔比和格兰特这两个帅哥,看过书后,才感觉出电影表达的模糊和匆忙。 书中...
评分我很喜欢福斯特的风格,有种非常含蓄,压抑的美感,就算他曾经写过散文分析批评过英国人这种隐忍克制的表达方式,然而他老人家身在此山中,毕竟未能免俗。相比于某些作者洋洋洒洒似乎要从书里溢出的情感,福斯特将他的真心所想用隐喻,用梦境,用象征,用伏笔安排在书的每一处...
评分 评分莱昂内尔•特里林,美国著名批评家,被称为20世界中期美国年青一代的思想导师。1970年特里林在担任哈佛大学诺顿诗歌教授时曾就西方文学中自我之真诚与真实问题做了一系列演讲,此即《诚与真》演讲集,面世后成为西方现代批评的经典文本。虽是文学批评经典,特里林的论...
评分爱情的种子到底从何处产生?又是怎么样播撒进恋人的心田?收获的人又须以何种方式来收割才能获得幸福?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爱•摩•福斯特用小说来触及这些问题。读过他小说的人可能不多,但是看过从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的人可能就多了,比如《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
萧乾的后记反人类
评分萧乾的翻译败坏了一部好小说。
评分电影极有风韵,确没想到文洁若的译笔竟是断断续续,很多措辞也是豪不得要领地拼凑。尤其是看到最后萧乾的说法,竟然夫妇二人对此书所表达的情感全然是冷漠与无知的。失望失望失望!看来主流说了多年的文艺老青年们还得重新认识才是!福斯特居然还敢给这样一个大喊“变态”的中国冷漠青年看自己的手稿!一腔痴情,只不过是用来警示青年们不要“误入歧途”的反例罢了!还虚伪地与福斯特互通信件多少多少件,实在忍不住让人也做出很叵测的联想~
评分献给更幸福的一年
评分福斯特的小说值得一读再读,精妙的故事与丰富的人生思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