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1919—)前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东亚语言和文化系教授,是海外研究中国思想的著名学者。主要著作有:《为己之学》,《东亚文明:五个阶段的对话》,《中国的自由传统》,编写了影响广泛的《中国传统资料选编》。
随着东亚的复兴,儒家思想重新成为全世界学术领域的重要话题,东亚的崛起与儒家思想有什么关系?儒家的人格在现代社会中能起到何种作用?
作者用旧约传统中的先知同中国儒家传统中的君子进行比较,认为真正的君子就是要对朝廷的不义进行谴责和矫枉。君子和帝王之间的张力是中国政治中重要的主题。
君子的力量源于替百姓和上天代言的社会角色,但是君子却没有有效地得到百姓的托付,也没有从上天那里获得宗教性的支撑,而是一直陷入黎民苍生和专制皇权的裂缝之中,这成了历史上儒家最大的困境。
在20世纪早期和中期……当时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假设……儒家不愿意和平民百姓分享读写能力以及学问;儒家倾向于将教育保留在上层社会的内部。按照这一流行的理论,儒家的精英思想使得大部分中国人无法真正参与公共事务。……其实,儒家希望尽可能广泛地与百姓分享知识。 ……...
评分在20世纪早期和中期……当时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假设……儒家不愿意和平民百姓分享读写能力以及学问;儒家倾向于将教育保留在上层社会的内部。按照这一流行的理论,儒家的精英思想使得大部分中国人无法真正参与公共事务。……其实,儒家希望尽可能广泛地与百姓分享知识。 ……...
评分……明朝时,几乎所有受过教育的人从一开始就要通过儒家课程接受儒家老师对其进行思想和道德的改造。儒学文本被当作国家考试的基础,甚至连明朝的皇帝都要经常接受儒家导师的训导。然而,历史学家们几乎一致认定,明朝统治是最极端的中国暴君专制。 现代作家有时在解释这一具有...
评分第一章 圣王与先知 第二章 《论语》中的君子 第三章 帝国的圣人与君子 第四章 理学正统中的先知思想和中国专制 第五章 方东树:一为近代早期的先知 第六章 先知与民众
评分《儒家的困境》的作者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1919—)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前校长,东亚语言和文化系教授,是海外研究中国思想的著名学者。读完这本书,自己终于能理解了军阀张作霖当年也极度绝望的对中国人一性格的总结的话,大概意思在中国总是小人得志,盛产...
不明觉厉。。拿儒家思想跟圣经旧约作对比虽然是一个不错的视角 但是读起来实在很费解。。
评分之前对这类的治学总是颇有“偏见”,老觉得“不是我的菜”,也无暇多作了解。但最近总是想着,哪怕斗胆要作批评,也得先读懂别人到底说了什么、为何而说,于人、于己才都算是有益的工作。草草读过几篇,鄙见仍旧以为,你若想在他以东方树为题的章节里读懂东方树,从围绕吕留良展开的篇目中读出个吕留良,恐都是很难的吧?(至少不才真没怎么读懂…@@)但实际上,当读到狄百瑞表示:他反对的是许多人并未深研儒家真义,以及各时代的发展(虽然个人以为他对我们的文化与文献终究也还是“隔”的…),便一棍子打死,把近代中国的许多问题归结到他们身上,进而要把儒家精神整个儿地抽离出去。顿时对其人、其书似是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总之多学习吧~|对经筵的理解似乎有问题?待考。另,怎么能把“宋明理学”作为一个物去说…好几篇读得不认真,自批…
评分"君子的力量源于替百姓和上天代言的社会角色,但是君子却没有有效地得到百姓的托付,也没有从上天那里获得宗教性的支撑,而是一直陷入黎民苍生和专制皇权的裂缝之中,这成了历史上儒家最大的困境。"----书籍的内容简介精确地概括了本书的主要思想。
评分有些角度略附会和强作解人,结论不新鲜,论证有意思。
评分跳出东方传统的争议,以更广阔视野下的解读儒家文化,尤以圣经观对照,先知执事比较,难能可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