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海外中国研究 历史 韩书瑞 社会史 白莲教 清史 中国历史 秘密结社
发表于2025-02-02
山东叛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1774年秋,山东西南地区数千名男女跟着一个名叫王伦的宗教首领,发动了一场起义。依仗着可以护身、躲避枪炮的咒语,这些白莲教叛乱者杀了三个县的地方官员,并占领了具大运河畔具有战略意义的城市——临清,最后,起义者被清政府彻底镇压。
韩书瑞运用了目击者的叙述、叛乱者的口供及官方奏报来探究王伦组织的背景和叛乱的过程。她分析了白莲教在清代社会中的作用,并说明了其分支教派清水教是如何为住在各处的信徒提供成就感和群体感的。在研究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军事状况之后,她提出,起义的原因更多地是源自教派组织和千禧年信仰的动力,而不是社会本身的危机。
韩书瑞现任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教授、东亚系执行主任。1966年,她从斯坦福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进入耶鲁大学学习,并获得前往台湾学习中文的机会,1968年在耶鲁获得东亚研究的硕士学位,1974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之后,她进入宾西法尼亚大学历史系任教,先后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93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
王伦叛乱不能从王朝社会经济的崩溃、资源匮乏、腐败滋生、剥削增长等方面寻找原因,而是应当从白莲教派本身的历史和动力去解释王伦教派的突然爆发。本书起义部分过于详细,和作者的结论关系也不大。
评分王伦叛乱不能从王朝社会经济的崩溃、资源匮乏、腐败滋生、剥削增长等方面寻找原因,而是应当从白莲教派本身的历史和动力去解释王伦教派的突然爆发。本书起义部分过于详细,和作者的结论关系也不大。
评分作者试图跳出以往研究民间武装起义的研究框架,将王伦起义与清朝衰落、上层腐败、社会凋敝、人民觉醒等因素剥离,而用千禧年主义(黄金时代前的末日劫难思想)来解释这场运动的起源。许多平民无法通过儒家经典教育(科举)成为精英并获得权利,此时白莲教从精神层面和生活(组织)层面上填补了这一空白。虽然乡村缙绅没有民兵武装组织对抗叛军(起义发生的山东西部拥有功名的精英数量也很少),但也鲜有人加入其中,造成了王伦叛军无法动员更多平民加入,这也是王伦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一个问题是,千禧年主义的解释框架比较契合王伦的事件,但对之后的川楚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义和团等武装起义恐怕是缺乏解释力的。另外本书的中间对于王伦叛乱过程的细致讲述看起来很有故事感,但却与最后的结论脱节,像是字数不够进行的强力灌水。
评分白莲教的叛乱——新兴意识体系对传统儒家文明体系的反动?
评分没有传说中那么好看,但在讲故事方面非常的细致,最后的讨论略单薄。
为黄粱美梦而奋起一搏,然而能做到的只是破坏,因为所想要的,不过是在彻底失败之前饱餐一顿,撑死亦在所不惜。 这是一本蛮中规中矩的故事书,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结论都交代得很详细,结构清晰,把这么一个其实蛮普通、在中国历史上再普遍不过的故事说得形象生动。然而作...
评分 评分大清乾隆三十九(公元1774)年十月,一个才不惊人、貌不出众的山东农民王伦在寿张县举起了反清大旗。徒众千余人扶老携幼,一路北上,攻州克县,最后被满洲调来的七千旗兵消灭于临清城下。王伦起义的规模并不大,持续时间也不算长,但由于当时几乎四海升平,使这场平地而起的农...
评分西方学者对于中国农民起义或者说农民叛乱的解释理论,可以概括为三种:以马立博(Rebert Marks)为代表的阶级斗争论、裴宜理(Elizabeth J.Perry)为代表的地方生态论,以及韩书瑞(Susan Naquin)为代表的千禧年运动论。其中,韩氏的理论与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E.J.Hobsbawm)...
评分首先还是给江苏人民出版社,这一系列丛书应有的肯定。无论从题材,译作,还是印刷,都无可非议。 本以为区区一百多页,除了作者引用相当部分史材,及诸多学者著作成果。作者本人观点,倒无甚多出彩之处。过后,反倒一想,这些真实史材档案及各学者研究成果,给予读者有丰富的想...
山东叛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