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耀基,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係講座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院長。著有《中國社會與文化》、《中國政治與文化》、《劍橋語絲》、《海德堡語絲》、《大學之理念》。
《大學之理念》主要內容:在今日知識經濟時代,大學作為發展知識主要的地方,已經成為社會中最重要的一種機體瞭。大學越變得重要,就越需要對大學之理念與功能作反思。何謂反思?知識是否是一種或一型?大學又是否隻是求真,而與美、善無涉?不誇大地說,大學之發展方嚮關乎到一個國傢的文明之性格。
这是一本关于大学问题的书。书中介绍了大学起源,变革以及现今大学面临的问题,并对不同阶段大学理念之争有一定评价。大学之功用,大学之内容、形式一直在变化之中。从研究学问、创造知识、传授知识,到培养训练成服务社会不断改变。大学究竟是保持器清高之态还是与时...
評分人家有大学之理念,我们这边却多的是没有理念的大学。 几年前筹办一个新的学院,做课程设计时,我曾经想把大学的理念列为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可是,接着,我就无奈地发现:完全与这种理念相违背的课程,居然已占了大学本科教育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时间…… 有这些课程...
評分文集都是三星起步,而本书没有加分项。启发是有的,比如人统事统学统的划分,博雅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微妙区别。金先生对教育问题的划定与对理念的阐述很值得学习,可惜各篇文章的重合度高了些,第一篇中的几个主题反反复复地谈,全书看下来又缺乏逻辑上的递进关系,未免生厌。增...
評分这是一本关于大学问题的书。书中介绍了大学起源,变革以及现今大学面临的问题,并对不同阶段大学理念之争有一定评价。大学之功用,大学之内容、形式一直在变化之中。从研究学问、创造知识、传授知识,到培养训练成服务社会不断改变。大学究竟是保持器清高之态还是与时...
語言、觀念,都比較平實。大學究竟是學問的承傳福地,還是知識的革新機,隻怕還會爭論很長一段時間。
评分有點重復
评分書是好書 人是好人 就是那個名字,可以不要這麼基咩
评分大量文章寫於70年代末,已顯過時。總體說來,未覺有新意之處。
评分這是當時列的大學,教育那個係列~~這也是我大一印象相當深刻的一本書,其中很多觀點都和我不謀而閤~~whole-person approach固然是好,但是如何做好,依然是個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