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生產與傳播

知識生產與傳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劉龍心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教於東吳大學歷史學係。曾任荷蘭萊頓大學現代東亞研究中心(Modern East Asia Research Centre, Leiden University)、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訪問學人。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史學史、學術思想史、文化史。著有:《學術與製度:學科體製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2002年)及專書、期刊論文多篇。

出版者:三民
作者:劉龍心
出品人:
頁數:524
译者:
出版時間:2019-1-31
價格:0
裝幀:
isbn號碼:978957146576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史學理論 
  • 史學理論&史學史 
  • 曆史 
  • 曆史理論 
  • 劉龍心 
  • 2019 
  • 曆史哲學 
  • 中國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現代中國史學與傳統史學究竟有何不同?如何轉型?這是本書要迴答的兩個核心問題。

民族國傢的齣現,是構成現代史學有別於傳統史學最重要的差異,這個差異並不隻是將民族國傢視為現代史學形成的外在條件,抑且在近代中國歷史知識生產的過程中,不論時間、空間和記載人群活動的事類等範疇,民族國傢都成瞭最根本且不證自明的前提。在民族國傢的主權框架下,現代中國史學以西方傳入的「長時段」、線性歷史時間概念,取代朝代更迭循環的時間;並以「民族」、「國民」作為歷史舞臺上的主角,取代帝王將相、公侯卿貴的故事。而標榜科學、客觀的方法,以及組織化、製度化的學術機製,則進一步為歷史書寫的公正品質提供瞭保證,讓人們得以相信學院生產的歷史知識為真。為瞭擴大影響力,現代史學傢在戰爭期間亦積極投入通俗歷史的創作,為動員民眾而努力改造歷史知識的形式。

在這個巨大的知識轉型過程中,歷史如何被重新書寫?新的歷史知識如何建立?歷史學傢們如何操作不同的社會網絡去傳播新的歷史觀念給廣大的群眾?因著民族主義、戰爭動員而逐漸趨於單一化的敘事方式,是不是摧摺瞭歷史原本複線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本書從史學史的角度齣發,將有助於吾人深入瞭解這些問題,並藉以思考當代史學的新齣路。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本書認為民族國傢是構成現代史學有彆於傳統史學最重要的差異,民族國傢不僅是外在因素,更是現代史學知識生産的重要前提。

评分

本書認為民族國傢是構成現代史學有彆於傳統史學最重要的差異,民族國傢不僅是外在因素,更是現代史學知識生産的重要前提。

评分

本書認為民族國傢是構成現代史學有彆於傳統史學最重要的差異,民族國傢不僅是外在因素,更是現代史學知識生産的重要前提。

评分

本書認為民族國傢是構成現代史學有彆於傳統史學最重要的差異,民族國傢不僅是外在因素,更是現代史學知識生産的重要前提。

评分

本書認為民族國傢是構成現代史學有彆於傳統史學最重要的差異,民族國傢不僅是外在因素,更是現代史學知識生産的重要前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