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兆飞,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研究旨趣是中古士族社会、中古阶层流动与北朝政治社会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汉魏南北朝墓志笺证”,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两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项。出版专著《中古太原士族群体研究》(中华书局,2014年)、译著《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中古中国的寡头政治》(中西书局,2016年),先后获山西省第八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中国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唐研究》《文史哲》《复旦学报》《学术月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四十篇。
本书荟萃了西方著名汉学家杜希德、姜士彬、伊沛霞、葛涤风、陈美丽、霍姆格伦等先生研究中国中古时期高门大族和统治精英最为重要的研究成果。门阀士族作为中古时期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对其本质究竟如何认识?是贵族政治,皇权政治,抑或官僚政治的变态?西方学者综合利用传统文献和新出资料,结合人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研究方法,从社会流动、大族人名、地方基础、政治权力、姻亲关系、身份认同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尤其对于门阀士族的延续性、稳定性和权力构成进行讨论,各申己说,交互辩难,展开极为有益的探索和争论,构成中古士族研究百年学术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本书既是对西方学者研究中古士族问题的总结和反思,也期望借此推动中古士族社会和中古史研究的深入开展。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喜欢谢家那篇。姜士彬的结论也相当精彩
评分旨在展示西方中古士族研究的翻译论文集,所收文章全市全面展示了一个阶段西方研究的士族问题的角度与问题意识,学术史的意义更大吧。建议先读附录,这样才明白为什么选这些文章。另外也可看出陈、唐、田几位先生在这个领域的成绩。
评分不大看好氏族研究,在这种范式之下阶层研究逐渐演变成为“家史”,使得中古历史显得太碎片化,毕竟某一家族并不能代表整个氏族阶层
评分原文都看过,也不知道为什么都要把它们翻译过来,有这个必要吗....算了...
评分喜欢谢家那篇。姜士彬的结论也相当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