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德国 外国文学 W·G·塞巴尔德 小说 德语文学 文学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长篇小说
发表于2024-11-05
奥斯特利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内容简介
人到底需要多少记忆?
当孤身穿过时间,我们真正需要记住什么,面对什么?
一个追寻真相的高贵灵魂,一幅奇异梦幻的记忆拼图,
从威尔士到伦敦到布拉格到巴黎,
一个维特根斯坦式的男子,在理性与罪之间徘徊,
穿越时间之雪,抵达先于身体的伤口。
本书是德国作家温弗里德 •塞巴尔德享誉国际的代表之作,也是其离世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奥斯特利茨(Austerlitz)这一名字本身便是一种隐喻,它既是一个典型的犹太人名字,又是一场著名战役的名字,同时还与奥斯维辛(Auschwitz)的发音如此相似。这部长篇小说讲述了被一对英国夫妇收养的犹太男孩,得知自己的真实姓名“奥斯特利茨”后,终其一生追索自己的身世之谜。从威尔士到巴黎,从图书馆到地铁站,从安特卫普到柏林……而伴随着他对“自我”的探寻,一块又一块不可或缺的记忆拼图逐渐连缀起来,还原出一份悲恸的个人史,一段令人难以释怀的家族往事,以及欧洲大陆曾发生过的那段黑暗的历史。塞巴尔德以其独特的笔法和语调,突破传统小说文体的各种边界,将虚构与事实、记忆与历史、图像与语言、叙事与评论等糅杂在一起,编织出一个既有理性的深度,又有感性的迷人的故事。通过奥斯特利茨,我们穿越到一片带着深不可测的时间感的广袤之地,一个由朦胧的画面与人影组成、笼罩于光与雾之中的世界中。
◉媒体推荐
◒
塞巴尔德是二十一世纪的乔伊斯。他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男人穿越欧洲历史黑暗时期的奥德赛之旅,乃欧洲大陆思想及文学集大成之作,是战后世界最感人至深、最真挚的小说之一。——《泰晤士报》
◒
若你认为现代文学已死,试试塞巴尔德吧。如卡夫卡及博尔赫斯这般的大师之魂正活在塞巴尔德身上。对塞巴尔德来说,那些“宏大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他也想要对其提供解答。——《华尔街日报》
◒
大多数作家,即使优秀的那些,写能够被写出的东西;而非常伟大的那些,写无法被写出的东西,譬如塞巴尔德。——《纽约时报》
◒
塞巴尔德属于一个稀有而难以捉摸的种类……他让人上瘾,而一旦你被他的作品所虏获,就再也不愿、也不想放下了。——《纽约客》
◒
你所能想象到的最扣人心弦的作家之一。具有难以被分类的独创性,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声音。其作品应被列入卡夫卡、博尔赫斯和普鲁斯特的行列。
悲痛,绝美,奇异,萦绕不去……塞巴尔德的秘密是他将自己视为在这个时代似乎已显过时的良心之声,他为逝者呼吁,不忘正义。
极少数能让人意识到语言之魅力的作家。——《纽约时报书评》
◉编辑推荐
◒
现代主义文学最后的大师塞巴尔德,跻身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之列的风格开创者。横扫欧美各大文学奖,包括柏林文学奖、不莱梅文学奖、海涅奖、海因里希•伯尔文学奖等,在法国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
作家中的作家,苏珊•桑塔格尊为“伟大文学”,扎加耶夫斯基写诗致敬,詹姆斯•伍德长文推荐。
◒
塞巴尔德绝唱之作《奥斯特利茨》:悲痛、绝美、奇异、高贵,21世纪德国文学的桂冠,为责任与良心而写作。
◒
他的写作有着“钟声的庄严”,既是对宏大问题的回答,又迎合了当前文化讨论中的热点,因而引起普遍讨论、获得广泛赞誉。
◒
“塞巴尔德是21世纪的乔伊斯!”——欧洲媒体评论《奥斯特利茨》
荷马的奥德修斯是对常青的伊萨卡的返乡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对平庸的都柏林的忍受
塞巴尔德的奥斯特利茨则是对奥斯维辛的认领
◒
获得奖项:
美国国家书评人奖
Koret犹太图书奖
英国《独立报》外国小说奖
英国文格图书奖
《纽约时报书评》编辑之选
《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纽约时报书评》年度最佳图书
◉作者简介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1944年生于德国, 1970年起任教于英国东英吉利大学,2001年因车祸去世。大器晚成,但名声在死后直线上升,被认为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级别的作家。曾获德国柏林文学奖、不莱梅文学奖、海因里希•伯尔文学奖、海涅文学奖等,代表作有《移居者》《眩晕》《土星之环》《奥斯特利茨》等。《奥斯特利茨》是其最具野心的著作,在其中,他充分地直面时间的主题。
影像的作用大于文字。遗忘与记录,依靠奥斯特利茨的叙述与照片联结。游离在外的记忆与主体的分裂依靠时空套叠缠绕起来,异乡人的呢喃既清晰又模糊。记忆代表着遗忘,照片留存着废墟,一切都化为残砖碎瓦,旧日再也无法寻回,淡淡的,却也无法再次明亮的哀愁色彩。选取建筑特点作为媒介,目视坚固的庞然大物腐朽的模样,是抽离观察与情感渗透的熔铸。虚构人物与真实照片,与写作者塞巴尔德有着引人深思的连接。阅读体验很奇妙,不过还是更喜欢照片与形式,痛苦的点就是几十页不分段了。。
评分不得不承认行文着实顺畅舒适,可自始至终无法产生共鸣,总有这样一类作品是“你很好,但抱歉我们不合适”。
评分好到令人无话可说。任何解析,都是画蛇添足,都是以偏概全,也是解说者的露怯之选。
评分奥斯特利茨以一个废纸篓般的形式储存着战争及其恶的历史曾经存在的证据,他追索身份的过程展现了记忆的客观性,实际上是证据的客观性。而记忆本身的主观性,意味着对历史的遗忘。这巨大矛盾是奥斯维辛之后不能书写的一种原因。奥斯维辛之后如何书写,塞巴尔德的语调和方法是,将黑白照片的客观性注射到小说文体之中,取消虚构和历史的界限,通过仿佛不可靠又仿佛可靠的间接引语,进行“名词性”的口述史叙述,名词性,就是通过写作,给那个不能被遗忘却正在被遗忘的历史命名,通过命名,塞巴尔德成为指认历史的了不起的小说家。
评分“……我们在过去,在已逝去和大部分已经灰飞烟灭的事物中也有约定,我们必须在那里,在遥远的时间的另一头,去搜寻与我们有关联的一些人和地……”突然某天被赋予奥斯特利茨这一既新又旧的名字的一名男子,从威尔士到捷克再到法国的某种带有朝圣感的、略带神经质的寻根之旅——不仅是他像旧照片般记忆模糊掉了的父母,还有群像里的那些犹太人。虽然并非都是全程转述型的写法,这本有点让我想起《烛烬》,大概是那种克制感的关系(我好像很容易被这种风格吸引)。因为不分章节,所以文字格外有流淌感,像奥斯特利茨不停的行走。途中有夜间动物园里凝神审视的动物目光、雪片似的夜蛾,和重拾的记忆。寻找未必有结果,有些思考大概会永远继续下去,真相大概总在别处,远离所有一切,“尚未被发掘”。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阿多诺之言与其说是对诗的宣判,莫不如说是对人祸的自惭形秽,一种幸存者或局外人面对死难时对生的惭愧,纵使他后来改口承认诗作为表达的合法性(如受刑者尖叫的合法性),但仍然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而诗不仅仅是一种主观的表达,也需要是一...
评分 评分 评分奥斯特利茨——这一被用于多重命名的词汇,既在话语不断被“我”转述的叙述者参与对自己的命名中被使用,又在此过程中作为其为之热烈而欣喜的,对拿破仑的功名伟业附着于失而复得之姓名的知识性语汇。“命名”的行为只是小说中诸多知识性阐述的一小部分,却以姓名作为身份符号...
评分这本书是我当初在读帕蒂·史密斯《时光列车》中因其仅有的两段文字描述去买来读的。吸引我的可能是书里提到的那句吧——“ 我也许不知道你心里面在想什么,但我知道你的心理是如何运作的”。这或许源于想找到感同深受的理解?我不知道。 在读完的那一刻,那种隐含着的极度深埋...
奥斯特利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