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莱内·马里亚·里尔克 (1875-1926)
Rainer Maria Rilke
二十世纪伟大的德语诗人,也用法语写作。出生于布拉格,生活在慕尼黑和柏林,曾旅居意大利、斯堪的纳维亚及法国。著作丰富,包括诗歌、小说、剧本、书简等。代表作有《杜伊诺哀歌》《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等。因白血病逝世,葬于瑞士。
译者:冯至(1905-1993)
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县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同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及北京大学教授,著有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诗》等。曾当选瑞典、奥地利等国科学院院士,并曾获歌德奖章。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 20世纪伟大的德语诗人里尔克写给青年诗人的信
★ 里尔克的精神知音,著名翻译家、诗人冯至经典译本全新再版
★ 关于创作、人生、孤独、爱、自我、职业的诗意对谈
在我们的时代,纯粹的诗人是罕见的,但也许更为罕见的是纯粹的诗人存在,一种完整的生活方式。——茨威格
【内容简介】
“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
1903年至1908年,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里尔克与渴望成为诗人的青年卡卜斯书信往来不断。本书辑录了里尔克的十封回信,在这些信中,里尔克解答了关于创作、人生、孤独、爱、自我、职业等诸多问题,这些亲切诚挚的话语,是迷茫时的亮光,是困顿时的力量,给予青年人真正的指引。
书中特别收入里尔克诗作十八首、冯至论里尔克四篇,以及及里尔克作品节选两篇。
两个月来,太多时间花来焦虑,不曾静下心来细细读书,自觉浑身鄙臭,几近文盲。 这两日开始重回图书馆,不特意借什么,书架前逛逛,闲翻,亦不断有惊喜。 今日偶遇此书,便顺手借回。 此前有冯至的译本,颇受好评,直想借来一读。 此版本直接翻自德语,译者尚不出名,采用“直...
评分作为一个诗人,里尔克并不相信语言有何种魔力,因为一切事物都不是像人们要我们相信的那样可理解而又说得出的。大多数的事件是不可言传的,它们完全在一个语言从未到达的空间。“那些问题与情感在它们的深处自有它们本来的生命,没有人能够给你解答;因为就是最好的字句也要失...
评分于沉默中 --读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这已经不是一本什么新书了,当我拿起它时,它早已被无数诗人或准诗人或热爱诗歌的 人们拜读过。很薄的一本小册子,十封信,我却用了一段不短的时间来读它,正如冯至 在这本书的译序里所说:"他...
评分工作需要跟文字打交道的朋友,估计都经历过这样一种状态:面对电脑大半天,写写删删,只剩下寥寥几行。遇到这样的创作瓶颈自然让人很沮丧,跟朋友聊起来,便有人推荐了这本书,让我有空时一读。 《给青年诗人的信》收录了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给一位青年诗人的10封信。不知道那位幸...
评分过去在学校写诗的时候,说你没有读过里尔克,都会不好意思,没读过里尔克还算是青年诗人吗?我那时写过一首诗,里面就有一句:“我仍没读过《断章》和里尔克。”其实并非没有读过,里尔克有几首很好的诗,比如人人都知道的《秋日》: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 把你的...
翻译看的太难受了。比如这一段,‘作为一个侍奉者质朴地去赢得一些好像贫穷的事物的信赖:那么,一切不是对于你就较为轻易,较为一致,较为容易和解了,也许不是在那惊讶着退却的理智中,而是在你最深的意识,觉醒中得到和解。’
评分读到里尔克是人生之至幸。
评分诗人总是最纯粹的
评分冯至的翻译让我没办法不打五星啊
评分翻译看的太难受了。比如这一段,‘作为一个侍奉者质朴地去赢得一些好像贫穷的事物的信赖:那么,一切不是对于你就较为轻易,较为一致,较为容易和解了,也许不是在那惊讶着退却的理智中,而是在你最深的意识,觉醒中得到和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