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星,上海嘉定人。幼年因病致残,行走不便,遂使成为探险家的愿望落空,但对于神秘事物的兴趣至老不衰。早年做过工人,后相继在汉语大词典编纂处、上海滩杂志社就职。不谙生计,耽于冥想,性喜文字,淘书为飨。曾戏改清人赵翼诗句为自画像:“身蹇敢言天下事,心斋惟对古人书。”
暌隔24年,再以新版面世
“世界上真的有龙吗?”
一个千古难解的谜,一本独辟蹊径的书
带上你未曾消失的好奇心,一起去追索中华大地上的真龙
本书是颇为奇特的一家之言,不仅立论新颖,而且举证丰富。作者从古代史书、笔记、地方志中搜集了大量罕为人知的记载,并联系多位目击者所提供的证词,反复比照,论断独到。它的身影,在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几千年历史中若隐若现。不管添上了多么奇异的色彩,它的基本形象及生态特征,依然没有脱离隐藏在背后的那个生物原型。作者旁征博引,探幽抉秘,对这种古代动物的外形、习性、潜居的区域、出没的规律等,都作了细致的分析。
这是历经24年后作者的首次修订,作者直接参与了校对工作,不但增加了一万五千多字,而且改正了旧版的一些错误。
众所周知,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可是你在大街上随便找个人问问:“龙长什么样啊?”人们会指着古建筑的飞檐画栋,告诉你上面那个长长的带着角的巨物就是龙。当你进一步再问:“你见过真正的龙吗?”回答者肯定会投来嘲讽和关爱的表情,“怎么可能,龙只是传说中的动物,怎么可...
评分我们从古至今没有真的去研究过这种生物,这种传说中的生物,就认定它是虚构的图腾,其实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熊猫也不过是外国人在上世纪初才证实存在的,之前也只有民间传说! 讨厌没事就说龙是鳄鱼,书里也说了,古代中国人不是不知道鳄鱼,而为啥12生肖里只有龙是不存在的?我们目前还没...
评分这是一本难得的书。 一是因为这本书不好找,至少这个时候只能买到印刷版,原本的TB价格已上200,足够稀少; 二是因为它是一部有足够探知深度和冲破认知勇气的执拗的书,这正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就如作者说的,“科学毕竟是一项能够自我矫正的事业。它总是在螺旋式的发展进程中...
评分龙的体型如何飞行一直是一大争论点。 说不能飞的人无非说,没有翅膀咋可能腾空。 但是,现在客服重力的方式早已经被科学证实不仅仅是空气动力才能做到。 比如: 磁悬浮、声悬浮。其中的声悬浮目前的研究成果是可以通过设备让小型生物悬浮的。 我并不是说龙的腾空是利用了以上的...
评分搜罗了不少资料
评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本应是学术研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原则态度。近年来所谓“民研”、“民科”饱受诟病与奚落,很大原因在于此辈在“大胆假设”上走得太远,而于“求证”则是一塌糊涂。本书作者马小星先生这位典型的“民研”则不然,除了质疑精神之外,还身兼业余学者罕有的绵密的爬梳功力与严谨的治学态度,更难能可贵之处还坚持身体力行的田野调查。这本书的结论与价值固然见仁见智,但其学养与精神较之专业学人也不遑多让,这样的学者值得尊重。
评分讨论有没有龙存在这是个生物问题,干迷信什么事?
评分这是一本献给那些对世界保持着不倦新鲜感之人的书。
评分在当今畸形的学术体系中,没有庞大的师门来鼓吹,没有强硬的关系为背景,即使是陈鹤寿之材、钱宾四之识,恐怕也难以脱颖而出。此书居然能再版,实在是可喜可贺。马小星先生虽是中文系出身的报社记者,但是资料收集丰富、文献考辨扎实,既对纸质文献地毯式搜索,又对考古材料充分关注,还对田野调查高度重视,精辟总结了中国历史上龙的变迁与特点。此外,他还非常注重学术对话,对学界盛行的“组合动物说”进行了有力的反驳,殊为难得。文笔优美,毫不枯燥,这也是它的另一特色。有人认为这是民哲代表,我想问:难道内藤湖南先生是历史科班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