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符号学 罗兰·巴特 日本 哲学 法国 文化 罗兰·巴尔特 人文社科
发表于2025-05-10
符号帝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1966年,罗兰·巴尔访问日本。此后,他又两次到访东京。对巴尔特而言,日本之旅充满想象、体验以及愉悦。“我得到了一种完美的、强烈的、既深沉又微妙的快乐。”在1970年成书的《符号帝国》中,巴尔特把日本人生活的诸多方面均看做是日本文化的各种符号——语言、膳食、游戏(柏青哥 )、城市、文具店、诗歌(俳句),甚至眼皮,这些“能指符号”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意义。在巴尔特看来,日本文化现象的精髓便是具有禅宗意味的空无性。追随巴尔特独特的思想脉络,在全书26篇随笔式的叙述中,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巴尔特作品中鲜有的文学格调,体会苏珊·桑塔格所说的“巴尔特也是位唯美主义理想者”,也可以对日本社会及其背后的文化本质有崭新的认识。
罗兰·巴尔特,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后 辉映,并被公认为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70年的日本符号远没当今那么光怪离奇,所以整本书就像过时的东方幻想,把料理俳句能剧柏青哥扯出个中禅意能指也就罢了,连丹凤眼都拿来文化符号分析就有点种族歧视了……当随笔散文看看倒也不坏吧
评分“空泛连接着确切……”熙熙攘攘的世界中,唯一向我们显影的便是凸显出符号的痕迹的种种物与面孔。它背后是什么呢?有即是无,多即是少,盈即是空,一切符号的意义都是挂悬着的轻柔的趣味,私隐私现。不必思虑味是何入,色是何形,只需要躺卧和走动,就能体验符号的组图与羹。宁静、爆裂,共同止步。
评分巴特默认东方禅宗是贯穿于日本文化并独立于西方思想的核心知识型,并在此基础上默认“空”这一概念为禅宗的核心概念,然后以此为分析的切入点去解构出日本文化生活中的美感与独特之处。在每一案例中,巴特都尽可能抓住与西方文明相左的异己特征,并以此为论据来说明一个现代化国家可以在西方中心的文化之外自足的生活,证明异质的文化力量也可以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说明,人们可以以一种不同的话语交流,不同的工具思考,不同的方式生活,文本可以以不同的模型解读。但是若非要说巴特在这本书中的解读多么的出色,未免也有些“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评分符号学分析示例。符号帝国,符号是空的,帝国的仪式亦无神灵。
评分符号学分析示例。符号帝国,符号是空的,帝国的仪式亦无神灵。
]]]]]]]]]]]]]]]]]]]]]]]]]]]]]]]]]]]]]]]]]]]]]]]]]]]]]]]]]]]]]]]]]]]]]]]]]]]]]]]]]]]]]]]]]]]]]]]]]]]]]]]]]]]]]]]]]]]]]]]]]]]]]]]]...
评分刚开始看还以为看错了书,里面讲的怎么都是日本的文化,查过后,没看错,就硬着头皮看完了,看到结尾译者写到这是罗兰用日本文化来作为例子来阐述符号,虽然对符号还是没怎么搞懂,收获的是一些日本的文化符号和作者对周围事物的态度,收益匪浅。
评分“写作本身乃是一种悟,悟是一种强烈的(尽管是无形的)地震,使知识或主体产生摇摆:它创造出一种无言之境。” 空一个字即可概括巴特眼中的日本。空是无言,是意义的缺席。日本是“符号的帝国”,这里的符号,不再是西方学术界盛行多年的索绪尔的语言学符号系统,即一切符...
评分没有力荐是因为,对哲学这个纯理性的东西,爱,但是有理性地平静地爱,别人选不选是别人的事,我只会推荐给人看到,不会力荐使劲推给你,就像..."他们用筷子吃饭对食物礼待的态度,和我们用刀叉切割,撕裂不一样。“ 另外巴特也写过一次中国,八十年代的时候,但是那个中国没有...
符号帝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