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受傷的文明

印度:受傷的文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V.S.奈保爾(V. S. Naipaul):

英國著名作傢。1932年生於特立尼達島上一個印度移民傢庭,1950年進入牛津大學攻讀英國文學,畢業後遷居倫敦。著有《米格爾街》、《大河灣》、《自由國度》、《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抵達之謎》、“印度三部麯”、《非洲的假麵劇》等。2001年,獲諾貝爾文學奬。2018年8月11日於倫敦病逝。

出版者:南海齣版公司
作者:[英] V.S.奈保爾
出品人:新經典文化
頁數:200
译者:宋念申
出版時間:2018-11
價格:4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4293648
叢書系列:新經典文庫:V.S.奈保爾作品
圖書標籤:
  • 印度 
  • V.S.奈保爾 
  • 奈保爾 
  • 非虛構 
  • 英國文學 
  • 英國 
  • 遊記 
  • 散文隨筆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諾貝爾文學奬得主V.S.奈保爾代錶作“印度三部麯”第二部、非虛構文學典範之作】

【印度吞噬瞭自己的文明,在垃圾中生産垃圾,在廢墟中製造廢墟,人民居然能心安理得地生活。】

★ V.S.奈保爾將深具洞察力的敘述和不受世俗侵蝕的探索融為一體,迫使我們去發現被壓抑曆史的真實存在。——諾貝爾文學奬頒奬辭

★ 印度對我是個難以錶述的國傢,它不是我的傢也不可能成為我的傢,我對它卻不能拒斥與漠視;我的遊曆不能僅僅是看風景。一下子,我離它那麼近又那麼遠。——V.S.奈保爾

----------------

奈保爾第二次來到印度,此時正值甘地夫人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的高潮。與首次來印(《幽暗國度》)感受到的震驚、憤怒和羞愧不同,這一次他深入“亂象”背後,試圖去觸摸文明失落的靈與肉:印度的危機不僅在於政治和經濟,更在於作為一個“早已被挫敗的國度”,印度不過是從一個黑暗時代進入另一個黑暗時代。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读《受伤的文明(印度)》有感 The untouchable in India (Who struggle to get rid of Karma that always torture them) 印度的不可接触者--------终其一生赎救原罪业障的边缘人 很久以前读梅塔的《孟买得失》:贫民的木棚架设在铁轨旁,年幼的孩子从床板爬下来,几乎就滚到铁...  

評分

1975年,甘地夫人宣布印度进入“紧急状态”,关闭国会,对媒体严厉审查,一时间印度政局激荡,奈保尔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再次进入印度,写下了这本游记。   在写于1990年的第三本游记《百万叛变的今天》中,奈保尔大量记录了与各个阶层人士的交谈对话,自身更多的是作为一...  

評分

人口的巨大压力导致的结果就是必须使一部分人非“人”化,才能使令另一部分人得以享受人的尊严与权利,中国和印度都是如此。“毛”曾经想打破这个怪圈,可到结果更加糟糕,最后还得重走老路。传统社会还有“乡绅”阶层来维持农村的有机结构,而当这个结构被打破后,连知识...  

評分

当年读拉马努金传的时候,读到一句话,说是直到今天在印度的大学乃至社会里仍然有很多作白日梦的“天才”。 印度人到中国惊叹同时也不屑于像是流水生产线一样被统一模式化生产出来中国人. 印度,自此对我来说是一个梦,一个谜.  

評分

读《受伤的文明(印度)》有感 The untouchable in India (Who struggle to get rid of Karma that always torture them) 印度的不可接触者--------终其一生赎救原罪业障的边缘人 很久以前读梅塔的《孟买得失》:贫民的木棚架设在铁轨旁,年幼的孩子从床板爬下来,几乎就滚到铁...  

用戶評價

评分

1. 「我們印度人,在變化流動的外界事態與事物裏,會利用外麵的現實來保持自我的延續。」能有機會從事更好的工作,卻最後因為被群體孤立、又迴去當廁所清潔工的低種姓人。2. 「就像童年,印度這段黃金般的曆史不是通過探究來把握的,而隻是被心醉神迷地沉思著。曆史是一種宗教觀念,濛蔽著智識和艱苦的認知努力,麻痹著惡劣年代中的痛苦。」

评分

“要重新發現民主,印度隻需重新發現自己。”

评分

一個曆史已死、信仰缺失的印度。它狂亂、躁動、荒謬、貧窮、空洞、愚昧、破敗、安之若素停滯不前。“世界是一種幻覺”,“我看到人們活著”,“纔識的平庸普遍被視為理所當然”。讀起來內心惶惶。

评分

【藏書閣打卡】2019.10.7-10.24 挺難讀的,不知道是翻譯的問題,還是虛詞太多,或者內容太高深,前半部分相當於讀瞭兩遍,卻什麼也沒記住。後麵講甘地,種姓,宗教和法律互相拉扯,纔算懂瞭點,一度以為自己看的是哲學書。 奈保爾對印度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無奈與憤怒,不太愛,又改變不瞭。印度像一個大傢庭裏思想老舊又極其固執的老爺子一樣。讀的同時腦子裏不斷的徘徊著“曆史沉重的車輪”這樣的畫麵,不夠貼切,但是,印度和歐洲的科技發展,簡直是強烈的對比。哎。

评分

十三年後奈保爾對原鄉的凝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