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社会学 费孝通 中国 生育 社会 中国计划生育 人生 性
发表于2025-04-19
生育制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是一本关于家庭社会学的著作,曾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作者根据抗日战争时期自己在大学授课时的讲义整理、编写而成。书中主要论述了家庭所担负的有关生育子女的若干理论问题。但本书所论述的不止是生育,凡是与种族延续有关的一套活动体系都讨论到了。其中包括:配偶的选择、婚姻关系、家庭组织、双系抚育、父母的权力、世代的隔膜、社会继替、亲属的扩展等等。作者在书中对这些问题的剖析的提出的一些理论观点,对我们如何处理家庭婚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等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8年获得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学位,1944年加入民盟,1981年接受英国人类学会颁发的该年度赫胥黎奖章,1982年被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著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美国人的性格》等。其中《江村经济》一书被其博士生导师马林诺夫斯基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
磕磕碰碰着读完,比《乡土中国》门槛高一些。好几次被书中的观点惊到,比如生育是损己利人的,婚姻的意义在于抚育孩子,而父亲存在的意义在于确立双系抚育,生孩子是社会人的天职等等。细思极恐。七十多年前费老就说“成年较晚,使一辈生理已经成熟的青年男女不能不在社会的预备机构中消磨他们的青春,实行晚婚,甚至可以晚到一个时候连结婚的兴致都丧失了”,时至今日,会有多少不婚不育的男女呢?
评分孩子的抚养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婚姻是为了孩子而设置的。 以确保社会正常运转。
评分【2020.21】并不懂过于学术的东西,社会学功能派看到最后也没太看明白是什么。但感觉到了费老在整本书里体现出来的冷静和追根溯源。这本书与其说是谈谈生育制度,不如说是从生育制度的角度来探索中国式家族的建立过程。在费老的观点里,父母子是家族关系中最稳固也最基础的三角关系,而让这样的三角关系建立的基础则是人类繁育的需求,包括我们现在男尊女卑,子承父姓等很多在我们现在看来都过于偏颇的"陋习",在费老的冷静分析中都有其功能和发展的必要性。给了我很多看问题的新角度,值得重读。
评分如果十五年前读了这本书…… 不做假设了,有生之年能读到费老的作品,是我的幸运,已经记不清楚拍案叫绝和内心震撼的次数了。
评分解了不少疑惑,感谢。
“本书根据作者抗战期间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时的讲义整理而成。作者以功能主义理论为基础,不局限于探讨生育问题本身,凡属因种族繁衍的需要而引申或派生的一切足以满足这种基本需要、维护此项重要功能的事物、制度,都在本书的关注之列,如配偶的选择、婚姻...
评分性的破坏力很大,能够破坏许多身份关系,长幼尊卑,身份秩序,所以在文明社会早期为了身份分工和秩序往往会压抑性。但是原始社会对于性是很直接不羞涩的,就像动物一样。 同费孝通一样,他不认为人类社会反对乱伦是动物自发的,认为这是生育制度与社会分工的要求。从古希腊神话...
评分虽然费老逻辑清晰,解释通俗易懂,但是不能否认很多理论在现在这个时代都站不住脚。书是站在社会的角度来分析个体,但是我是从作为这个时代的个体的角度来读书。 以下是我的几个质疑,欢迎讨论: 本书一开始引入婚姻,形容一男一女为最小的抚育单位。并且提出“世界上所有的社...
评分 评分读费孝通先生的书,有一个很明显的体会,在研究社会问题时,费先生总是不断地把目光往返于自然与文化之间,既关注文化现象的自然原因,也关心自然现象的文化后果;既用严谨的科学结论说明自然事实,也用精深的文化修养阐释义理。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这是一种可贵的学术习惯,...
生育制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