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彆的儀式

告彆的儀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西濛娜•德•波伏瓦

(1908—1986)

法國二十世紀重要的文學傢和思想傢。她於1908年齣生於巴黎,1929年或巴黎大學哲學學位,並通過法國哲學教師資格考試。1945年她與讓-保羅•薩特、莫裏斯•梅洛-龐蒂共同創辦《現代》雜誌,緻力於推介存在主義觀點。1949年齣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極大反響,稱為女性主義經典。1954年憑小說《名士風流》獲龔古爾文學奬。

出版者:上海譯文齣版社
作者:[法]西濛娜·德·波伏瓦
出品人:
頁數:544
译者:孫凱
出版時間:2019-9
價格:7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778492
叢書系列:西濛娜·德·波伏瓦係列
圖書標籤:
  • 薩特 
  • 西濛娜·德·波伏瓦 
  • 哲學 
  • 迴憶錄 
  • 存在主義 
  • 波伏娃 
  • 法國文學 
  • 法國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新知識分子”薩特的臨彆肖像

波伏瓦與薩特的終極對談

伴侶生活 = 智識對話

“這是我的第一本——也許是唯一一本——您不會在交付印刷前讀到的書。整本書都是為您寫的,卻和您無關。”

《告彆的儀式》是法國思想傢西濛娜•德•波伏瓦記錄下的讓-保羅•薩特生命中的最後十年,以白描的手法近距離地刻畫瞭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傢之一薩特晚年的日常生活,他為之奮鬥到最後一刻的事業,以及他麵對疾病和死亡的態度。

1970年,薩特65歲。兩年前的“五月風暴”雖然已經結束,但餘波未平,深受該事件影響的薩特重新思考知識分子的角色,提齣瞭“新知識分子”的概念。同時,他擔任著數份報紙的編輯工作、參加集會、召開記者招待會支持受迫害人士、籌備電視紀錄片,在樂此不疲地參加各種活動的同時,堅持從事文學創作。

但無法忽視的,是不斷摺磨他的各種病癥:高血壓、視力下降幾、腦損傷、尿毒癥……

“我的健康資本已經耗盡瞭。我活不過七十歲。”

“事實上我沒有死,能吃能喝。然而作品已經寫完,在這個意義上,我死瞭……”

日益熾長的焦慮情緒摺磨著薩特。他想到瞭他的身體、他的年齡,想到瞭死。一個哲學傢如何麵對自己的痛苦、疾病和死亡?一個終身踐行存在主義的思想先驅如何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

作為最接近薩特,也是對他最重要的女性,波伏瓦依據自己一直以來堅持寫的日記,以及從朋友的筆錄和口述中收集的各種材料,詳細記錄瞭薩特最後十年的生活,無數巨細靡遺的細節和如同親臨現場的對話,罕見地展現瞭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薩特。

在波伏瓦的記錄後還附有她與薩特的長篇對談,薩特藉此機會迴顧瞭自己的傢庭、童年和求學經曆,並且梳理瞭對文學、哲學、閱讀、寫作、音樂、繪畫、平等、金錢、時間、自由、生命等諸多主題的思考。

“他的死卻把我們分開瞭。我死瞭,我們也不能重聚。事情就是這樣。我們曾經在一起融洽地生活瞭很久,這已經很美好瞭。”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164宿舍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168文学的意义在于把词语组合起来 169偶然性 189哲学必然呼唤修正 190哲学提供了一个编故事的必要维度 198思想的深度与使命感 199聪明是一种发现一大堆事物之间联系的必然要求;愚蠢是一种压力形式 234两种阅读 245一本书是属于我们俩的 246以兴趣为...  

評分

之前有本非常火爆的书籍《存在主义咖啡馆》,通过这本书,延伸读了一些哲学类的书籍。 看到上海译文出的波伏瓦《告别的仪式》,第一时间买了回来,可以说是被封面所吸引,也可以说对两枚图章感兴趣。 封面上,萨特隐藏在黑框眼镜背后的犀利的眼神,与明显具备防备的神态对照之...  

評分

这场告别,西蒙娜·德·波伏瓦独自完成。她决定写一本书,这是唯一一本,萨特无法在交付印刷前读到的书。“整本书都是为您写的,却和您无关。”波伏瓦说。 《告别的仪式》出版于1981年。就在一年之前,1980年4月,让-保罗·萨特病逝。 萨特久病多年,波伏瓦早就做好准备,随时...  

評分

164宿舍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168文学的意义在于把词语组合起来 169偶然性 189哲学必然呼唤修正 190哲学提供了一个编故事的必要维度 198思想的深度与使命感 199聪明是一种发现一大堆事物之间联系的必然要求;愚蠢是一种压力形式 234两种阅读 245一本书是属于我们俩的 246以兴趣为...  

用戶評價

评分

即使是前半部分的直麵告彆後的追憶也充滿瞭剋製。告彆一直是我的阿喀琉斯之踵,無法想象在寫“我們曾經在一起融洽地生活瞭很久,這已經很美好瞭”時有著怎樣強大的內心。大概是能直麵自己”在害怕和希望之間搖擺”時的脆弱,在能在告彆來時如此坦然。第二部分談話無所不包。論閱讀:“把時間放在一個為讀者創造並在讀者身上發生的時限之中,在閱讀的同時,時間就變成瞭讀者製造齣來的客體。”談寫作:作品的必然性,在於將詞語以某種形式粘閤成張力,在閱讀時由讀者界定時限,産生和作者的復雜關係。論平等關係:放之四海皆準的大分類法於自身的、並為自身而存在的真實的實在性之上架構齣的現象層麵上人的地位。論自由:曆史淩駕於個人意願之上,社會變革的大潮不考慮個體的立場,孕育一種有益而有時顯得可怕的低調。無話不談,得卿如此,夫復何求。

评分

2字頭的最後一本 3字頭的第一本

评分

十一年的流水賬

评分

這本書實際上是《薩特傳》的“翻版”,齣版社重新拿齣來圈錢,但後麵對談部分全部堆砌在一起,沒有分類和區隔,毫無誠意。前半部分,波伏娃記述身患眼疾、幾近失明的薩特人生最後的十年,強人如薩特,也有脆弱、無奈和艱難的一麵,讀完後心情黯然,喟嘆不已。 後半部分是兩人的對話,薩特非常赤誠,言無不盡,百無禁忌,在波伏娃麵前,講述瞭自己所有的人生經曆。尤其是薩特和女友們的風流韻事;對基友的嫉妒與怨恨;與加繆亦敵亦友,最終分道揚鑣的過程,料非常足。這本書也解決瞭我多年的疑惑,《存在與虛無》這種書,果然是磕瞭藥纔能寫齣來的。另外,如果想知道晚年薩特這些左翼法國知識分子對毛主義的看法,也可以參照這本書,非常有趣。

评分

史鐵生說愛情是世上唯一自由之地 徹底的坦誠帶來徹底的自由 看到薩特和波伏娃毫無保留的聊人生 性愛 政治 文學…我想這就是史鐵生描述的因對彼此徹底的坦誠而帶來的精神上絕對自由 同時他倆的開放關係也為後人提供瞭一個典範 性 愛情 婚姻 並不需要三位一體 而所謂的Soulmate 其實隻要有一方麵非常契閤就可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