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 | Hermann Hesse
(1877—1962)
作家,诗人,画家。
1877年生于德国,1924年入籍瑞士。
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曾掀起阅读黑塞的热潮。
被誉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
主要作品
1904 《彼得·卡门青》
1906 《在轮下》
1913 《印度札记》
1919 《德米安》
1922 《悉达多》
1923 《辛克莱的笔记》
1925 《温泉疗养客》
1927 《荒原狼》
1928 《沉思录》
1930 《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
1932 《东方之旅》
1943 《玻璃珠游戏》
全书包含两个部分。《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是黑塞创作于1919年的中篇小说。彼时一战刚刚结束,世界尚未从混乱中恢复,千万士兵、战俘和民众,从多年僵化统一的顺服中,回归既向往又恐惧的自由。有些年轻人在童年时被战争拖走,现在“回归”了,却必须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现实世界。而对于 黑塞这样的“老人”,那些曾被高度认同的世界观已成了可笑荒唐的明日黄花。一切都变得可疑,令人不安惶恐。在这样一个夏天,一个告别的夏天,充满力量与光芒、诱惑与魅力,弥漫南方阳光与葡萄酒香气的日子,画家克林索尔化身李太白,与他的好友杜甫、路易、亚美尼亚占星师,一同漫游,饮酒,辩论。最终在夏末,用尽生命所有的燃料,完成了最终的画作。
第二部分《漫游》是黑塞创作的散文和诗歌集。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自传式作品,国内首度翻译集结”,继《悉达多》《园圃之乐》后,你不可错过的大师之作。
本书内容关于夏日、颜色、梦境,以及葡萄酒、诗歌和艺术;或许是黑塞最具想象力的作品,文字如调色盘般交织迷离。
在本书中,你不仅能见到黑塞本人,还有李太白、杜甫、亚美尼亚占星师。但无论你是懵懂少年,还是沉静老者,都能在本书中找到属于你的自画像。
黑塞在1938年的后记中写到:“有三件事的到来让1919年的这个夏天变得非比寻常、独一无二:从战争回归生活,从桎梏回归自由(这是最重要的一件);南方的氛围、气候和语言;一个如同恩赐般从天而降的夏天。这种夏天我从前很少经历过,充满力量与光芒、诱惑与魅力,像浓烈的葡萄酒一样裹携我、穿透我。”彼时的黑塞,深陷精神危机。由此看来,这便是黑塞(克林索尔)人生中一个八月之光般的夏天。同名中篇小说的浪漫氛围浓厚,斑斓的色彩在画布上燃烧,诗酒作伴,纵情放歌,李白、杜甫、占星师……所有的人与景都被笼罩在了如梦似幻的淡淡光晕之下。选译散文和诗歌,多为自然与田园风,包含的流浪、乡愁、自由、孤独、死亡等概念也是黑塞在所有作品中一直以来所探寻的母题。最喜欢某篇散文里的这句话:“我走入宁静蔚蓝的日子。”
评分看到了完全不同的黑塞,虽然被人熟知的是诺奖作家,其实他爱绘画,喝酒,爱李太白的诗。摘几句书中的:世间有酒,就喝不够,浮生有光阴,就要尽情品尝。管他是一条命还是十条命,都要用尽才好。夏天对黑塞尤其重要,从桎梏回归自由,南方的氛围、气候和语言;夏天充满力量与光芒、诱惑与魅力,像浓烈的葡萄酒一样裹携我、穿透我。
评分“世界越来越美了。我独自一人,却很自在。我别无所求,只想被阳光晒透。我渴望成熟,准备好死去,准备好重生。世界越来越美了。”
评分黑塞想象李白 谢谢@Kardusen
评分“世界越来越美了。我独自一人,却很自在。我别无所求,只想被阳光晒透。我渴望成熟,准备好死去,准备好重生。世界越来越美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