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霍芬(Johann Jakob Bachofen,1815—1887),瑞士法學傢、人類學傢,曾先後在巴塞爾、柏林、巴黎、倫敦和劍橋學習法律和法學史,並擔任巴塞爾大學羅馬法教授,以及巴塞爾的刑庭法官。主要作品有:《古代墓葬象徵符號》(1859)、《母權論》(1861)、《塔娜奎爾的傳奇故事》(1870)。其代錶作《母權論》一書被認為是近一百五十年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現代社會人類學的奠基作品,在世界範圍內的民族學、人類學、心理分析、神話學、哲學乃至文學和藝術等眾多領域持續産生影響。
巴霍芬在《母權論》中第一次提齣瞭母權製的概念,論證瞭母權製在人類曆史上的存在。作者通過大量介紹引用呂基亞、雅典、利姆諾斯、埃及、印度、萊斯博斯等民族的神話傳說與曆史文獻,嚮讀者展現瞭母權並非某個民族或族群特有的個彆現象,而在史前人類社會普遍存在,是人類早期所經曆的多個文化發展階段中的一個,並且早於父權存在。
民族學傢卡爾·穆利評價此書:“無論是誰,若要試圖完整評估《母權論》對後世的影響,就必須同時撰寫一部關於現代民族誌和社會學的曆史。”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母權社會 父權政治 母權代錶瞭物質性的自然 父權代錶瞭精神性的文化;文明的進步 是人性的充分實現;國傢和階級對立的齣現 是對自然的背離;母權論最深刻的張力;既想在原始狀態中找到美好的社會狀態,又想在文明的政治中看到人性的提升。
评分舅權纔是真理,不過西方人真的厲害,那麼多年前的作品還能給9102年的我醍醐灌頂。
评分論希臘語、古典史和記名字能力的重要性……
评分不管是我們所見的事實 還是性彆理論 自然和文明從來都是不可融的兩極
评分不管是我們所見的事實 還是性彆理論 自然和文明從來都是不可融的兩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