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企业史 吴晓波 经济 中国 商业 历史 经济与管理 经济史
发表于2025-02-19
激荡三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国,却是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本书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著作,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初期汹涌的商品大潮;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的曲折发展;整个社会的躁动和不安……整部书稿中都体现得极为真切和实在。作者用激扬的文字再现出人们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
作者不是将一些事件、人物孤立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笔下的历史是可以触摸的,是可以被感知的,它充满了血肉、运动和偶然性。他把人物和事件放在一个国际和国内的政策、社会和当时的现实这样的大背景中,以整体和个别相结合的描述手法,将一部中国企业的曲折发展历程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是如此的辉煌,特别对于沉默了百年的中华民族,它承载了太多人的光荣与梦想,它是几乎一代人共同成长的全部记忆。
吴晓波
知名财经作家,巴九灵新媒体、蓝狮子财经出版创始人,常年从事中国企业史和公司案例研究。著有《大败局I》和《大败局II》、《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等广具影响力的财经类经典畅销书,著作两次入选《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好书。
2014年在微信、爱奇艺等内容平台开设自媒体“吴晓波频道”,微信公众号订阅用户超过300万,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个人财经类自媒体之一。
2016年在微信、喜马拉雅FM推出付费音频会员服务“每天听见吴晓波”,现已有超过40万付费用户。
深感人的力量太渺小,时代背景下,政治跟经济密不可分。 这个时代正常的市场行为,可能搁到以前就是犯罪,制度大于技术。同性质的行为,倒霉如邓韶深,幸运如王石。 改革开放三十年,国营,民营,外企三种力量此消彼长,社会躁动不安,一个政策下来,也许是一部分人的天灾,但也许是另一部分人改变命运的时刻。 正因为如此,某方便来说其实还是蛮可怕的。
评分豆瓣说我的短评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那就留白吧
评分又一个阅读的不眠之夜。从读懂到领悟总是很长一段距离,有时这段距离的代价巨大。想起几句话——“改革,改革,多少利益假汝之名以行之。/世上只有穷苦才不会遭人妒忌。/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摸着石头过河、野蛮生长的这一代,有些老了,有些跑了,有些残了。还是TMD试试吧,反正终究都是要死的。
评分想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本书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宏观视角叙述很好,风云激荡。又能从当时一些很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入手,进行叙述分析,引人入胜。弥补了我对中国经济发展这一块的盲区认知。可惜,只是写到了2008年。期待还有续集。
评分怀着悲愤读完跌荡一百年,以为激荡三十年这部分以改革开放为主线展开的故事该是充满激情和希望的吧。的确这本书包含了这两样东西,但同时它也包含了无奈,迷茫。中国的改革模式充斥了中央,地方,企业,百姓,所有人不同的诉求,这些诉求甚至是矛盾的,但就是在不断的交锋,妥协,甚至是在一片诡诈和蛮横中,中国似乎找到了它的路,它的方向。改革开放绝对不是历史课本上所讲的开一个会就万事大吉了,所有的既得利益者,和改革的先锋们不停的博弈着。--2018年6月3日于北京开往四平的动车上
我再也不想看人们吹嘘,说无关紧要的话,轻易将重要的事滑过去。我一刻也不能忍受那些假大空的谎话和言之凿凿的『价值正确』了。我迫切地想要知道那些同时代的所谓成功者到底经历了哪些坎坷,《激荡三十年》解决的就是这样的疑问。什么是『创作的诚意』呢?我想,应该是诚恳、...
评分前几天刚刚读完这本著作,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史荡气回肠。恰巧和舍友谈到中国学术的乱糟糟的局面,这是公认的事实,但读完这本书却让我有了反驳的冲动。 诚然,中国学术尤其文科学术腐败,抄袭严重。许多教授成天开会追求名利。但绝对不能否认中国仍有一大批关心民族命运,关心...
评分《激荡三十年》是一部经济史,写的是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萧条到繁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无疑是一种胜利。 吴晓波的这本书,没有单单写企业,也没有只写宏观政策;这个宏大的时代背景与创造这个时代的人物紧密交织在...
评分跟大败局重复很多,而且基本都是企业流水账。写得像新闻报道一样,可跳率太高。 各公司流水账模板如下: ①19XX年,XXX还是在XXX工作的一个小XXX,偶然有一个机会,下海经商。 ②在蛮荒的市场里,通过各种灰色经营手段发家。 ③遇到某种危机(政策调控,金融海啸,质量问题,...
评分整理中…… 1991年 《少数企业“死”不了 多数企业“活”不好》http://blog.people.com.cn/article/8/1314250181969.html 1992年 《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http://www.people.com.cn/item/20years/newfiles/a1390.html 2001年 任正非《华为的冬天》 https://...
激荡三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