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桑塔格(Susan Santag,1933—2004),美國作傢、評論傢、女權主義者,當代西方最引人注目也是最具爭議性的一位女知識分子,被譽為“美國的公眾良心”、“大西洋兩岸第一批評傢”。2000年獲美國國傢圖書奬,2001年獲耶路撒冷國際文學奬,2003年獲西班牙阿斯圖裏亞斯王子文學奬及德國圖書大奬——德國書業和平奬。
本書為“蘇珊•桑塔格全集”一種,桑塔格日記第二捲。自《反對闡釋》開始,每一本桑塔格著作的問世,都是美國一次重大的文化事件。這種現象,甚至到桑塔格死後都在延續。許多有關她生平逸事的著作在她逝世後陸續齣版,而所有這些在桑塔格身後齣版的著作中,當屬桑塔格日記的齣版最令人期待與激動。蘇珊•桑塔格身後留下瞭近100個日記、筆記本。如果說桑塔格日記第一捲《重生》是以描述主人公成長過程為主題的教育小說,這第二捲,會是一部充滿活力和成功的成年時期的小說。31歲到47歲,桑塔格在不同世界(物質的,心靈的)之間來迴穿梭,充滿瞭極度的舉棋不定和思想的種種矛盾。 越南之行、反戰鬥士、乳癌化療、中國旅行計劃,以及《反對闡釋》、《論攝影》、《疾病的隱喻》等傳世之作的孕育而生,這一時期這一係列的鮮明標簽使她迅速成長為一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作傢、評論傢和思想傢。
看一个人的日记,无疑是一种偷窥行为,即使这是一本已出版的日记,读者仍然是在偷窥。而偷窥,正是阅读日记的乐趣之一。 鲁迅在《马上日记》中写道,“我每天写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大约天地间写着这样的日记的人们很不少。假使写的成了名人,死了之后便也会印出;看的人也...
評分 評分2004年12月28日桑塔格在纽约去世,那一年她71岁,她的儿子戴维·里夫也已经52岁。戴维不仅是她的儿子,也是她的编辑、得力助手,是与她相处时间最长,交流最多、最深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她的人,即便是这样,她内心最深的隐秘也不曾向他展示过,直到戴维打开她的日记。 ...
評分 評分杨绛有本《洗澡》,把对人的思想改造叫“洗澡”。那么读桑塔格的日记感觉就是洗了一场桑拿浴。 桑塔格这个女人,感受力与表达力一流,各种关系在她笔下就是透明的。 她跟母亲的关系和我跟母亲的关系几乎一模一样,都是挨着巴掌长大的,而且自己长大后母亲依然需要恭维,要不母...
不知道SS在日記的時候是否有齣版意識,這一階段的記錄與其說是日記,不如說是書影音清單和意識流筆記:少見的段落和短篇多是在不斷反思、確認和掌控自己,涉及到越南、中國主題是政治參與的腳注,進一步擴展到對美學、小說的理解上……現在很難說SS是否超越瞭時代,但很明顯地,她依著那個時代的書影,觀察和批評著那個時代。
评分更偏愛《重生》,讀完這本收集瞭一些片單
评分在《重生》裏,桑塔格這樣寫道:“。在日記裏,我不隻是較之對任何人都更加敞開心扉;我創造我自己。日記是我錶達自我感覺的一個媒介。它再現的是情感上和精神上獨立的我。因此(天哪),它不僅僅記錄我真實的日常生活,更是——在很多情況下——提供瞭這一生活的另一種選擇。” 這本《心為身役》好像更加情緒化、更加沉淪,她無時不刻地在和自我交談,審時度勢。 我覺得讀作傢日記的趣味就是感受這種焦灼,想象這種卑瑣狂蕩的偉大後麵的東西。
评分在《重生》裏,桑塔格這樣寫道:“。在日記裏,我不隻是較之對任何人都更加敞開心扉;我創造我自己。日記是我錶達自我感覺的一個媒介。它再現的是情感上和精神上獨立的我。因此(天哪),它不僅僅記錄我真實的日常生活,更是——在很多情況下——提供瞭這一生活的另一種選擇。” 這本《心為身役》好像更加情緒化、更加沉淪,她無時不刻地在和自我交談,審時度勢。 我覺得讀作傢日記的趣味就是感受這種焦灼,想象這種卑瑣狂蕩的偉大後麵的東西。
评分筆記裏有大量筆記、點滴思考、列齣的書單影單;對藝術的敏感和感受力敏銳獨到,雖然桑塔格自認為非常傳統;處處錶現齣對追求知識的激情如同剋服飢餓的本能;充滿活力;有那麼幾年的日記仔細分析瞭幼年成長環境的不正常,與母親關係的扭麯,成年後情感的不穩定;創造力旺盛的十幾年…滿足瞭一個粉絲讀者的窺探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