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纂修考

《金史》纂修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邱靖嘉,1985年生,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副教授,中華書局點校本《遼史》修訂組成員。主要研究宋遼金元史、四庫文獻學、科技文化史。在《文史》《曆史研究》《中國史研究》《中華文史論叢》等刊發錶論文多篇。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邱靖嘉
出品人:
頁數:390
译者:
出版時間:2017-11-13
價格:42.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1127805
叢書系列:二十四史校訂研究叢刊
圖書標籤:
  • 遼金史 
  • 文獻學 
  • 曆史 
  • 金史 
  • 民族史 
  • 史學史 
  • 濛元史 
  • 史學理論&史學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元修《金史》是我們瞭解金朝曆史最基本、最重要的文獻,關於這部正史的編纂過程及其史源狀況也是金史研究中的基本問題,而欲探明今本《金史》之由來,又必須對金代纂修本朝史及濛元曆次編修金史的情況有清楚的認識。本書在前人研究基礎之上,廣泛蒐羅史料,就金史纂修的多方麵問題進行瞭係統研究。首先論述金代的修史製度,其次梳理濛元時期金朝舊臣及元人編纂金史之始末,復次分析元修《金史》的史源問題,分彆對本紀、誌錶、列傳各部分的史料來源情況加以蠡測。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後記 這本小書並非我的碩士或博士學位論文,而是近兩年工作後所寫的一部不大成熟的作品。關於此書撰作之緣起,前文雖已有所交代,但仍有必要在此詳述其原委,追憶恩師。 自2007年起,業師劉浦江教授帶領我等門下弟子修訂點校本《遼史》,並建立了讀書課集體研讀討論的機制。至2...  

評分

後記 這本小書並非我的碩士或博士學位論文,而是近兩年工作後所寫的一部不大成熟的作品。關於此書撰作之緣起,前文雖已有所交代,但仍有必要在此詳述其原委,追憶恩師。 自2007年起,業師劉浦江教授帶領我等門下弟子修訂點校本《遼史》,並建立了讀書課集體研讀討論的機制。至2...  

評分

【摘要】蒙元时期纂修金史,虽成书于元末,却实有赖于元初王鹗的修史成果。关于王鹗之金史修纂,前人研究较为薄弱,仍有若干问题有待解索。本文围绕王鹗修史之经过,再论元翰林国史院的始置年代,总结王鹗之于金史编修的主要贡献,并寻找其所遗留《金史稿》的踪迹,从而为今本...

評分

後記 這本小書並非我的碩士或博士學位論文,而是近兩年工作後所寫的一部不大成熟的作品。關於此書撰作之緣起,前文雖已有所交代,但仍有必要在此詳述其原委,追憶恩師。 自2007年起,業師劉浦江教授帶領我等門下弟子修訂點校本《遼史》,並建立了讀書課集體研讀討論的機制。至2...  

評分

後記 這本小書並非我的碩士或博士學位論文,而是近兩年工作後所寫的一部不大成熟的作品。關於此書撰作之緣起,前文雖已有所交代,但仍有必要在此詳述其原委,追憶恩師。 自2007年起,業師劉浦江教授帶領我等門下弟子修訂點校本《遼史》,並建立了讀書課集體研讀討論的機制。至2...  

用戶評價

评分

感覺寫得有點急,特彆是第三部分

评分

感覺寫得有點急,特彆是第三部分

评分

邱老師的這本小書是交付恩師臨終囑托之作,仍不很成熟且過於偏重文獻考訂。金代修史製度與唐宋類似,起居注、日曆、實錄、國史的編纂體係。金代最重要的史學成就便是十部金實錄的修撰,書中有詳細梳理,且作者認為在章宣宗時期,金曾集中力量編纂過《國史》。章二先是討論瞭元好問、王鶚根據張柔保存的《金實錄》而進行的私、官修成果,接著敘述瞭元修三史的過程和爭議。章三則詳細論述瞭今本《金史》的史源,結論不齣前兩章,即除實錄外,元好問的私修著述、王鶚的《金史稿》及其他散軼文獻構成瞭今本《金史》之來源。附錄作者發現的文獻也由於文字過少(僅3k)使其史料價值大打摺扣。邱老師的這本書體現瞭其紮實的文獻考證功底而未展現其獨到的問題意識及解析能力,無奈其目前僅有此一本書齣版,不過開心的是博論《天地之間》將由社科基金資助齣版瞭

评分

作者的目標是完成整部《金史》的史源考證工作,本書不過是這部大工程的一個起點,值得關注的一是纂修《金史》的過程考證仍然有待完善;二是關注遺漏的類似《太乙統宗寶鑒》這樣的史料,這需要關注抄本、四庫全書中的相關史料的搜集;三是窮盡相關史料與研究對《金史》完成校注工作,作者最後的校注示例很有啓發性。

评分

邱老師的這本小書是交付恩師臨終囑托之作,仍不很成熟且過於偏重文獻考訂。金代修史製度與唐宋類似,起居注、日曆、實錄、國史的編纂體係。金代最重要的史學成就便是十部金實錄的修撰,書中有詳細梳理,且作者認為在章宣宗時期,金曾集中力量編纂過《國史》。章二先是討論瞭元好問、王鶚根據張柔保存的《金實錄》而進行的私、官修成果,接著敘述瞭元修三史的過程和爭議。章三則詳細論述瞭今本《金史》的史源,結論不齣前兩章,即除實錄外,元好問的私修著述、王鶚的《金史稿》及其他散軼文獻構成瞭今本《金史》之來源。附錄作者發現的文獻也由於文字過少(僅3k)使其史料價值大打摺扣。邱老師的這本書體現瞭其紮實的文獻考證功底而未展現其獨到的問題意識及解析能力,無奈其目前僅有此一本書齣版,不過開心的是博論《天地之間》將由社科基金資助齣版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