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喆,1981年生,北京人。復旦大學哲學學士,北京大學曆史學博士。現為北京師範大學古籍與傳統文化研究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三禮學、經學史等方嚮的研究,在《中國史研究》《文史》《文獻》《中國哲學史》等重要學術刊物發錶論文十餘篇。
“禮是鄭學”之說來自《禮記正義》孔穎達疏,而作者以此作為理解經典、分析經說的基本方法,重新梳理瞭漢唐經學詮釋的發展脈絡,提齣漢唐經學傳統是以如何理解鄭玄為主軸構建而成的。本書以曉暢的語言帶領讀者走入古代經學傢們的思維世界,迴溯瞭從鄭玄之學創立,到唐代《五經正義》的編訂為止,近五百年間經學的發展曆程。書中圍繞鄭玄學說以及後來學者對於鄭玄的質疑、批評、調整和麯釋、迴歸等等,從經說本身的內容發掘其中的演變關係與學術特色,提齣瞭許多令讀者耳目一新的論斷。
原刊于《读书》2019年第5期 传统中国的学问有两个公认的高峰,一个是东汉的郑玄,一个是南宋的朱熹。前者被尊称为郑君,是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虽然死后不久就遭到了王肃的批评,却塑造了魏晋至唐的经学研究范式和礼法制度;后者被尊称为朱子,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虽然也常...
評分 評分华喆先生的本意不是想求证清学对“礼是郑学”的肤浅见解,在我看来,他更想去思考经学家的思考过程,虽然在我看来,这个思考过程就像心态史学一样有点……以我为主和预设立场。 但是这样的缺点不能影响这是一部好书。我自己把这书当做唐长孺《三论》的一份辅助材料来看,我觉得...
評分 評分作者明白人啊
评分一本經學學術著作竟然可以讀來如癡如醉。果然文獻功力加成文字涵養。
评分相當通達。
评分記得我之前標過啊,還寫瞭幾句短評,怎麼都沒瞭……
评分想到兩點。1 學術史外切則粗疏,內切則瑣碎,兩難。 2瑣碎的本質是,小例子們與希望呈現的大脈絡間,隔著較遠距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